毛主席语录 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象疼三一样,瘦得难看,不象一个健康的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份。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 ==========第1页========== 们适用的东西。…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第2页========== 几点说·明 一、本书是为了帮助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和使用成语而编写的,也可供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中等学校学生及中、小学语文教师参阅。 二、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别除其封建性糟粕,哦收其民主性精华”和“古为今用”的教导,对本书收入的含有毒素的成语均作了必要的分析与批判,读者在使用这类成语时。还须进一步分析、批判。 三、本书包括容易写镨的成语、容易用错的成语和容易读错的成语三个部分,共四百十二条。第一、二部分采用正、误对比方法,分别从其来源、含义、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并说明理由、列举例句;第三部分除简释其含义外,着重纠正误读的字音(若第一部分已辨析,便不再列举)。本书只选取那些常用的而又容易写错、用错和读错的成语加以辨析,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成语。所谓“写错”,仅限于将某-字写成了别字或将某一字的位置摆错这两种情况,凡是将某字的字形写错了的(刘将“毕恭毕敬”的“恭”写成了“恭”等),均未收入。 四、本书第一、二部分各条成语的范例,都尽可能从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中摘引。这样,读者通过学习毛主席运用成语的范例,不仅可以掌握某些成语的具体用法,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此外,还从鲁迅作品、草 ==========第3页========== 命样板戏以及报刊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中选取了一部分例句。 五、本书编写时,力求结合三大革命运动,做到观点鲜明,辨析准确,语言通俗易懂。但由于编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4页========== 谈谈如何使用成语 汉语的成语是汉民族语言中长期以来经过干锤百炼而形成的非常精炼、具有鲜明的修辞色彩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相当于固定词组或短句)。它具有音节整齐、结构严密、意义完整等特点,大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由于它们都是沿用已久、约定俗成的能彰独立运用的语词,所以称为“成语”.。汉语的成语十分丰富,常用的就有三干多个。它们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语,有的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有的来源于古代历史事件,有的来源于古书上的成句,等等。当然,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创造。正因为成语是人民群众在语言实践中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非常精炼、富于表现力的一种语言形式,所以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恰当地运用成语,就会使语言精炼、概括,意思完备、深刻,收到言简意赅(该g)的效果。例如: 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六二一七六三页) 这里只用“中流砥(抵d)柱”四字,就十分确切而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的力量是抗日战争中巍然屹(义y)立、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又如: 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面是“雷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八一儿负) 1 ==========第5页========== 使用成语的要求和使用其它语词的要求一样,必须做到正确无误(包括读音准确、书写正确、运用拾当)。而且,由于成语是一种精炼的、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使用时更需要特别注意选择和推敲,否则,不但不能把意思表达得简洁明了、生动有力,反而会使意思含糊不清、令人费解。例如 五保户王大娘已七十多岁了。解放前,她是一位靠乞讨为生的鳏寡孤独的老人。 “鳏(官guan)”是指没有妻子的男人,“寡”是指死了丈夫的女人影“孤”是指失去了父母的孩子,“独”是指没有儿女的老人。“鳏寡孤独”只适用于泛指旧社会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不能用来指某一个贫苦的老人。上面句子中的“鳏寡孤独”可以改为“孤苦伶们”(困苦孤单,无依无靠)。 此外,如果把成语写错了或读错了,也容易造成误会。例如,把“漠不关心”误写为“莫不关心”,把“开门揖盗”误写为“开门缉盗”,就使意思完全相反,把“削足适履”误读成“削足适复”,把“沁人心脾”误读成“心人心脾”,人们听了会感到莫名其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我们说话或写文章,如果将成语使用错了,就会使人产生误解,妨碍思想交流。要是由于用错成语而造成政治性错误,那就会使革命事业受到损失。因此,为了更好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搞好反修防修的斗争,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在使用成语时就必须认真地加以选择和推敲, 3 ==========第6页========== 做到正确无误。 那么,怎样才能致到正确使用成语呢?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透憫了解成语胡全义 透彻了解成语的合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从根本上来说,凡是用错成语都是由于没有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所造成的。 有些成语的含义大致可以从字面上看出来,知“一日千里”、人山人海”、“万众一心”等。但是,有许多成语的含义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它]的真实含义与字义没有直接关系。例如落花流水”,从字面上就很难看出有“一败涂地”的意思,“《满城风雨”从字面上也很难看出是“到处议论纷纷”的意思。因此,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除了应弄清楚它的每个字的字义外,还要注意把握它的整体意义。否则,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就可能会闹出象过去有的人把“胸有成竹”①解释为“肚子里有竹棍”那样的笑话。对于那些见于古书上的成句或由古代寓言故事、历史事件概括而成的成语,使用前一定要了解它们的特定的思想内容,有的还要了解它们的古今含义的演变情祝。特别应注意的 ①“胸有成竹”(又作“成竹在胸”)出自尊儒派苏轼《文与可画贫(云yun)簦'(当āng)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筼蕃:一种大竹子的名称。)原意是说,文与可之所以画竹画得好,是因为他在下笔之前,胸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全貌。后来,人们用“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 4 ==========第7页========== 是,对于那些最学见于儒家反动苦作中的成语,由于儒家曾用它们来表达其反动思想内容,因而我们今天使用时应严加批判,剔除其反动思想内容,绝不可不加分析批判就随拿来使用。 此外,对于一些彼此含义相近的成语(如“粗枝大叶”与粗心大意”,“微乎其微”与“九牛…毛”等),使用时也不能马虎从事,不能只看到它们的含义“差不多”,便不加区别、不加选择地随便抓来一个就用。这样,很容易造成使用不当。对于这类成语,使用前应该仔细分辨,弄清楚它们的含义有娜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然后按照所使用对象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使用。这样才能避免用错。 二、要注意辨别成语的褒贬倾向 有许多成语含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使用时若不注意辩别也会出错。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不仅含义不同而且感情色彩也不一样。“无微不至”是指关心、照顾得很细致,很周到,是一个袭义成语,适用于表达感激的心情,“无所不至”是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是个贬义成语,适用于表达憎恶的感情。如果该用“无微不至”的地方误用了“无所不至”,意思就截然相反。又如“高视阔步”与“昂首阔步”,两者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高视阔步”是形容走路时摆出一副傲慢的、瞧不起人的神态,含有贬义;“昂首阔步”是形容走路时精神抖撳(嗽sǒu),意气风发的样子,含有褒义。使用时也不能把它们搞混了。 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需要从习惯用法上来区别。如“无 5 ==========第8页========== 以复加”与“无与伦比”,从字面意义来看,它们都含有“到了顶点”的意思,但人们习惯于用“无以复加”来形容坏事物,说明坏到了不能再坏的程度影而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好事物,说明好到了没有能跟它相比的。象这种因人们习惯用法而形成的或褒或貶的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使用时也要注意,不可违反人们的习惯用法。 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和人们的阶级立场、观点的不同,有些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也会发生变化。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例如“韦编三绝”(形容孔老二苦读《周易》,以至把穿竹简的皮条弄断了很多次),过去一直被尊孔派用来作为吹捧孔丘的惯用语和教子读经的“秘诀”,当作褒义成语使用。而现在,它已成了革命人民用以羯露和批判一小撮反动分子效法孔老二搞反革命复辟阴谋活动的贬义成语。又如“明哲保身”,过去也被当作發义成语使用,意思是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已。实际上,这是旧社会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它的核心是剥阶级的自私自利思想。现在,人们用“明哲保身”来批评那种不考虑革命原则,不顾集体利益,只图个人利益,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不敢同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自由主义思想作风。显然,它属于贬义成语。再如,一团和气”最初是形容人的态度和蔼可亲,含有褒义,现在则用来指相互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转化为贬义了。“标新立异”原先是指提出新奇主张,借以炫耀自已,显示与众不同,含有贬义,只能用于消极方面多现在也用来表示敢于破除陈规陋习,进行革新创造,也可以用在积极方面了。正因为这类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和人们的阶级立场、观点的不同而引起的,所以,要正确使用它们, ==========第9页========== 就必须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 三、要注意成语的结构和其中每一个字的书写形式 成语的结构是很严密的,每一个字的位置及其排列次序都是比较固定的。使用时,不能随意增字、减字,也不能随意调换字的位置。如不能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改为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也不能把“七上八下”改为“八上七下”。这是因为成语都是人们沿用巴久、约定俗成的语词,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这个“成”字。如果随意增字、减字或调换字的位置,就会失去它的约定俗成的特点,也就不能算作成语了。 成语的含义通常与它本身的结构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成语尽管构成的成份彼此一样,但由于成份的排列次序不同,含义也就大不一样。例如“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两者用的字完全一样,但由于前者“半”字在前“倍”字在后,后者“倍”字在前《半”字在后,含义便截然相反。“事半功倍”表示费力小,收效大,工作效率高多“事倍功半”则表示费力大,收效小,工作效率低。又如“夜以继日”与“日以继夜”,虽然都是形容日夜苦战,但由于彼此的“日”字与“夜”字排列的次序不同,描述的对象便不 一样。前者是指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仍不休息又继续下去,适用于以白天工作、学习为主的人们多后者是指晚上干了一个通宵,白天该休息仍不休息又继续干下去,适用于值夜班的人们。类似这样的一些成语,如果不注意分析它们的结构,就容易用错。 成语结构的严密性和它的组成成份的固定化,要求它的 7 ==========第10页========== 书写形式也必须是固定的那几个字,不允许写错,即不允许随意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字的书写形式。前面说过,成语是一种非常精炼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它能以萝寥数字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一字写错,就会使含义发生很大变化,令人费解或使人产生误会。 常见的写错成语的现象,多数是由于没有切实掌握所运用成语的某些字的形、音、义而造成的。(当然,这与没有真正弄懂所运用成语的整体意义也有关系。)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对形近的字不注意辨折而写错了的,如把“病入膏育”误写为“病入膏盲”,把“居心回测”误写为“居心巨测”,把“迥然不同”误写为“迴然不同”,等等,一种是由于对同音或音近的字不注意区别而写错了的,如把“变本珈厉”误写为“变本加利”,把“川流不息”误写为“穿流不息”,把“焕然一新”误写为“换然 一新”,等等。因此,要避免写错成语,就必须在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的同时,特别注意区别那些容易写错的形近的字和同音或音近的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书写正确无误。 四、不要滥用成语 我们说话、写文章使用成语的目的,是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加明确、简炼、生动有力,从而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因此,我们在使用成语时就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心反对党八股ヵ),而选用那些有生命力的、新鲜活泼的、为广大工农兵群众喜闻乐见的成语。并且,要用得恰当,不该用成语的地方就不要滥用。那种为了追求词藻华丽而堆砌成语、褴用成语的不良倾向, 8 ==========第11页========== 必须纠正。不仅陈腐不堪的已经死亡了的成语典故不能用,而且那些比较生僻的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成语也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例如,与其用“栉风沐雨”①来形容风里来雨里去,就不如用“顶风冒雨”更通俗、易懂。 五、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成语的改造与创新,不要乱改成 语或生造成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向前发展了,旧的事物死亡了,新的事物涌现出来了,人们就必然会摈弃那些反映腐朽没落事物的已经陈腐或死亡了的语词,创造出一批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语词,或者对旧有语词进行加工、改造,赋予它新的意义,用来反映新生事物。当这些创造的或经过加工改造的语词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固定下来以后,便成为新的成语。所以,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根据反映新生事物的需要而创造一些新的成语或对某些旧有成语进行加工改造,是必要的也是允许的。但是,不允许生造成语和乱改成语。所谓生造成语,即不是从反映新生事物的需要出发和不考虑成语的特征与功用,随意拼凑一些语义模糊、不伦不类的令人费解的语词冒充“成语”。象牛苦马罪”,“雷风暴雨”,“矫艳可口”,“惊心撼体”等就是。此外,有的人乱改成语,如把“容光焕发”改为“红光焕发”,把“狐群狗党”改为“狼群狗党”,把“排 ①栉(质zh):梳头发。次(木mù):洗头。《栉风沐丽”的意思是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顶风冒雨地辛苦奔波。 9 ==========第12页========== 难解纷”改为“排难解非”,等等。这种改动都是不必要的,不能赋予旧有成语以新的意义,只能造成语言的混乱。上述这种生造成语和乱改成语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应该加以制止。 改造旧有成语必须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绝不可马虎从事。必须认识到,我们今天对某些旧成语进行加工改造,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反映新生事物,为了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旧有成语的改造,达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的目的。例知,毛主席在《支持刚果(利)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声明》中,把旧有成语“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改为“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又紧跟上来)。一字改动,就把原先那种悲壮的感情色彩,改成了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感情色彩,确切地反映了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反帝的力量日益壮大的大好形势,充分表现了革命人民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又如,毛主席还把“无的放矢”改造为“有的放矢”,把“走马观花”改造为“下马观花”,把“知难而退”改造为“知难而进”,等等。所有这些革新和创造,都赋予钿有成语以崭新的革命意义,充分体现了毛主席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思想和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高超的语言艺术,是创造性地运用成语的光辉典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革命群众已创造了大量富于表现力的新成语,如“反骄破满”,“斗私批修”,“忆苦思甜”,“战天斗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等。这些新成语生动地反映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政治生活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10 ==========第13页========== 总之,成语跟其它语词一样,有它的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它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不过,作为一个成语,它必须是约定俗成的。因此,无论革新或创造,都必须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乐于使用。否则,即使“创造”或“加工”出来了,也难以广泛流传和长期被人们使用,结果仍然不能算作成语。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所以我们的同志都非学习语自不可。”(<反对党八股》)但是,“语唐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反对党八股多)成语既是一种非常精炼、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我们就应该下苦功来学习它、掌握它,做到能够正确无误地书写它并恰当地运用它,使它成为我们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和 一切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 邓家珙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于陕西师范大学 11 ==========第14页========== ==========第15页========== 容易写错的成语 ==========第16页========== ==========第17页========== A 爱不释手 ai bùshishou 〔误写)爱不择手 〔辨桥)释:放开。不释手:不愿放手。“爱不释手”是形容 十分喜爱,舍不得放手。〔例〕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是无产阶级少年英雄的典型形象。他仇恨土豪恶霸,仇恨旧社会,热爱红军,热爱党和毛主席。当他的即将远征的爸爸把一颗象征着党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闪闪红星交给他时,他非常高兴,爱不释手。以后,潘冬子就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迅速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 “爱不释手”不能写为“爱不择手”。“择”是挑选的意思,如“选择”,“不择手段”(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爱不释手”是个主谓结构的成语,“不释手”是说明“爱”(喜爱)的程度的。“不择手”意思不好理解,不能用来说明对事物的喜爱。“爱不择手”意思讲不通。 安之若素an zhiru0sù 〔误写)安居若素 〔辨析)安:心安。若:好象。素:平素,平常。安之君素”是表示象往常一样,安然相处,毫不在乎。〔例〕有 15 ==========第18页========== 些同志听凭别人虚传主观主义,也安之若。…这种态度不是共产党员的态度。”(《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八 五黄) “安之若素”不能写为“安居若素”。“居”通常指住处。“安居”是指居住的地方安定,如“安居乐业”。《安之若素”中的“之”是个代词,代指人或物。“安之”是说同他(它)安然相处,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按部就班an bajiùban 〔误写)按步就班 〔辨析〕按:依照。部、班:门类,引申为次序。按部就班”语见晋朝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意思是说,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人们常用“按部就班”指按照规章办事或有步骤地布署某项工作。现在多用来形容按老规矩办事,不求革新。〔例〕眼下任务重,时间紧,要提前完成任务,就不能象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干,而应打破常规,日夜苦战。 按部就班”不能写为“按步就班”。:“步”通常是表示“步行”或“脚步”的意思。“步”字本身不表示“门类”或“次序”的意思。只有当“步”和“骤”组成“步骤” 一词时,或者在“步”前面加上表示序数的数词“第 一”、“第二”等的时候,才表示进行的程序或次序的意 ·思。“按步就班”意思不好理解。 0 ==========第19页========== 跋山涉水 ba shan she shui 〔误写)拔山涉水 〔辨祈〕跋山:.翻山越龄。涉水:趟水过河。“跋山涉水”是形容走长路的辛苦。〔例门一九二一年秋,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毛主席顶逆风、扫妖雾,跋山涉水去安源,亲自点撚了安源煤矿工人革命的火种,为中国革命开拓了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的道路。 “跋山涉水”不能写为拔山涉水”。“拔”与“跋”虽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跋”的本义是指在长满了荒草的路上行走①,所以它是“足”旁。“拔”是指用手抽取或用力拽(zhuai),所以它是“扌(手)”旁。“拔山”可以形容力大无比②,不能形容翻山越岭。 毕恭毕敬 bi gong bi jing 〔误写)毕躬毕敬 ①“跋涉”一词,最早见<诗经·酈风·载驰>:“大夫跋涉”。《毛诗诂训传解释说:“草行白跋,水行日涉。” ②见《史记·项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项羽自我吹嘘的话。 17 ==========第20页========== 〔辨析)毕:完全。“毕恭毕敬”的本意是形容态度十分恭敬。现多用来形容伪善的态度。〔例)周扬一伙是十足的假马克思主义者、反革命两面派。他们当着鲁迅的面是毕恭毕敬,好话说尽,在背后则造谣言、放暗箭,无所不用其极。 “毕恭毕敬”也可以用来形容谄媚的丑态。〔例〕旧社会,地主家的狗腿子见了农民就神气十足,见了他的主子便毕恭毕敬。 “毕恭毕敬”又写作“必恭必敬”。〔例〕“对面挺直的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必恭必敬的听说话。”(《呐 贼·阿Q正传》,见《鲁迅全集》第一卷第一○六页) “毕恭毕敬”不能写为“毕躬毕敬”。《恭”是表示肃做、谦逊有礼貌。“半恭毕敬”中的主要成分是“恭敬”“毕”是用来表示“恭敬”的程度。“躬”是指弯曲身体,如“躬身”,或者引申为自身,如“躬耕”。“躬”不宜和“敬”搭配。只有当它和“鞠”字连在一起组成“鞠躬”一词时,才表示肃敬(或敬礼)的意思。 变本加厉bian ben jia11 〔误写)变本加利 〔辨析〕“变本加厉”语见《文选·序》:“增(层)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无)增(层)冰之凛,何哉?…变其本而加厉。”意思是说,厚厚的冰块虽是积水所冻成的,但原先的积水并没有冰块那样寒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由于水结成冰以后,不仅改变了水的本来性状,而且温度也降低了,因而比水更寒冷。后来,人们便将“变其本而加 18 ==========第21页========== 厉”节缩为“变本加厉”这个成语。 “变本加厉”是指变得比原来的更加严重了(常指环人的所作所为)。例如,毛主席在《反对日本进政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指出,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是不抵抗主义·因此它的财政经济政策,“不是抗日的财政经济政策,而是照旧不变甚至变本加厉的无益于国有益于敌的财政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三二一页) “变本加厉”不能写为“变本加利”。“厉”是指厉害,这里引申为严重的意思。误写的原因,是把“本”理解为“本钱”了。其实,“本”在这里是作“本来”或“原先”讲。“厉”不能改为“利”。 病入膏bing rugaohuang 〔误写)病入青盲 〔辨折〕膏育: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做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做育,据说膏和育之间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左传·成公十年》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代,晋国的奴隶主头目晋景公有一次生了病,派人到秦国去请医生。医生还没到,景公梦见两个小人在他身边低声谈话,一个说:“这次来的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我害怕他要伤害我们。我们逃到什么地方去才好呢?”另一个说:“别害怕。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生来诊断后说:“这病没法子治啦!病在育的上面、青的下面,用药攻它,不行,用药缓慢地治它,又来不及。药剂的效力既然达不到,这病就实在没法子治啦!”不久,景公果然 19 ==========第22页========== 死了。(这个故事,含有“鬼使神差”的迷信色彩,也反映了古代医学还不发达时人]对一些疾病无能为力的情况。)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概括成“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常常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例〕贾府这个没落的封建贵族家庭与整个没落的封建社会一样,已病入膏肩、无可救药了,崩溃和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病入裔肓”不能写为“病入膏盲”。“育”是指人体内的膈上面的薄膜,所以它的底下是“月(肉)”。“盲(mang)”是眼睛看不见的意思(如“盲人”),所以它的底下是“目”。如果写成“病入膏盲”,意思就讲不通。 不辨菽麦bubian sha mai 〔误写)不辨椒麦 〔辨析)菽:音叔,豆类的总称。“不辨菽麦”即分辨不出哪是豆,哪是麦。·“菽”和“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如果连“菽”与“麦”都分辨不清,·那就说明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例〕文化大革命以前,叛徒丙奸、工贼刘少奇竭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把学生 一年到头禁锢(固g)在学校里读死书、死读书,从小学到大学,一连十几年,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农民怎样种田,战士怎样训练。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许多是不辨菽麦的只能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书呆子。 “不辨菽麦”不能写为“不辨椒麦”。“椒(交jio)”是一种调味品,如辣椒、花椒、胡椒。 20 ==========第23页========== 不共戴天bu gongdaitian 〔误写〕不共载天 〔辨析〕共:共同。戴:顶着。“不共戴天”是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表示与敌人的仇恨极深,奢不两立。〔例门红阶级仇、民族恨与美帝不共戴天。”(革衡现代京别《奇袋白虎团》第四场) “不共戴天”不能写为不共载天”。“载”是装载的意思,如“载货”,“满载而归”。“载”不宜和天”搭配,因为“天”是不能装载的。“不共载天”意思讲不通。 不计其数 bdj注qi sha 〔误写〕不记其数 〔辨析)计:计算。“不计其数”是指没法计算数目。形容数目很多。〔例〕放映革命样板戏影片《龙江颂》的那天晚上,全公社的人几乎都来了,看的人不计其数。 “不计其数”不能写为“不记其数”.。“记”通常是指记忆。如果把“不计其数”误写为“不记其数”,意思就变成“不记得它的数目”了。 不稂不莠 bùlangbuyou 〔误写〕不粮不莠 21 ==========第24页========== 〔辨析〕稂、莠:音郎、友,都是混在禾苗中的野草。“不粮不莠”语见《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粮不莠。”(庄稼长得很好,田里没有野草。)后来,人们把“不粮不莠”的原意改为“既不象稂,又不象莠”,用来此喻不成材或没出息的人。例如,《红楼梦》第八十四回:“第一要他自已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 “不稂不莠”又作“不郎不秀”,但不能写为“不粮不莠”。“粮”是指谷类、豆类等主食品。俗话说:“粮食是宝中之宝,一日三餐离不了。”因此,“粮”不宜和“蒡” 一样用来比喻一个人的不成材。 不求甚解bùqiúshen jie 〔误写)不求深解 〔辩析)甚:很,透彻。“不求甚解”语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hao)读书,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目或大意,不在字句上多下功夫。现在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透彻理解。〔例〕“《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普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四七页) “不求甚解”不能写为不求深解”。“深解”一般是指理解得比较深刻。但究竟应深刻理解到什么程度?仍然不明确。“甚解”则清楚地说明了应理解的程度:透彻理解。22 ==========第25页========== 不屈不挠 ba qa bunao 〔误写)不屈不饶〔辨析〕挠:弯曲。 “不屈不挠”语见北魏末期农学家贾思 勰(协x)的《齐民要术》:“白杨为屋材,折则宁折,终不屈挠。”原指白杨树干具有不易弯曲的特性。后来,人们借此比喻人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妥协,表现很顽强。〔例)“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五九五页) “不屈不挠”不能写为“不屈不饶”。“不饶”是不宽恕的意思,一般是指居于裁判的地位而言的,“不屈”是指处于被压追的地位而言的。它们不宜搭配在一起。 不胜枚举bu sheng mei jǔ [〔误写〕枚不胜举 〔辨析〕胜:尽。枚:个。举:列举。“不胜枚举”是形容数目很多,不能一个一个地全都列举出来。例如,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著作中,毛主席列举了农民协会为了扫除种种社会恶习和限制城市商人剥削所宣布的儿种禁令后,以赞扬的口气概括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统名之日农民诸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三十七页)“不胜枚举”不能写为“枚不胜举”。“枚”是量词,“不”是副词。汉语中的量词通常不能修饰副词。“枚不”意思讲不通。 23 ==========第26页========== 草营人命 cao jian ren ming 〔误写)草管人命 〔辨·桥〕营:音竖,一种多年生草。“草菅人命”·语见《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营然。”(艾:音义,通刈,割草。)意思是他把杀人看成象割草一样。比喻轻视人命。常用来指反动统治者任意残杀、迫害人民。〔例门解放前,我国西藏地区在吃人的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凶残暴虐,草营人命,不知有多少无辜的农奴惨遭他们杀害! 6草营人命”又作“草营民命”,但不能写为“草管人命”。“管”与《菅”的形、音、义都不同。营”是一种草的名称,因此是“艹(草)”头多“管”字现在的含义很多,可以当“负责”或约束”讲,等等,但它的本义是指竹制的乐器,因此是“r(竹)”头。应该弄清楚这两个字的区别,不能把“草营人命”写成“草管人命”。 层出不穷ceng chu bu giong 〔误写〕曾出不穷 〔辨析〕层:重复地。穷:尽。“层出不穷”是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例门“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 24 ==========第27页========== 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五OO页) “层出不穷”不能写为“曾出不穷”。“曾(ceng)”当“曾经”讲时,表示从前经历过的意思。“曾出”即曾经出现过,不能用来指现在和将来还要不断出现的事物,因而与“不穷”(没有穷尽)是矛盾的,彼此不能搭配在一起。 长年累月chaug nian lei yue 〔误写)常年累月 〔辨析)累月:一月又一月。“长年累月”是形容时间很长(年年如此)或表示经过很长的时间(许多年)。〔例〕旧社会,贫下中农长牛累月地给地主当牛做马,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长年累月”又作“经年累月”,但不应写为“常年累月”。“长年”是长期、历年、年年如此的意思;“常年”是指一年到头、年四季。如果误写为“常年累月”,就没有表达出时间很长、年年如此的意思。 彻头彻尾 chetou che wěi 〔误写〕沏头沏尾 〔辨析〕彻:贯通,深透。“彻头彻尾”即从头到尾、自始至终或完完金全的意思。〔例〕“现在许多人在提得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调也,有些人则连‘少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得‘化”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九八页) 25 ==========第28页========== “彻头彻尾”不能写为“沏头溯尾”。“沏(欺q1)”是用开水冲、泡的意思,如“沏茶”。“沏头沏尾”意思讲不通。 陈词滥调 chen ci lan diao 〔误写〕陈词烂调 〔辩渐门陈:旧的。滥。本义是水漫溢,这里引申为空泛、不切合实际。 “陈词褴调”是指陈空泛的论调。〔例门无产阶级革命文风,要求我们无论是讲话、演说或写文章,都应当生动活泼、新鲜有力,切忌死板、老套和令人望而生厌的陈词滥调。 “陈词滥调”不能写为“陈词烂调”。“烂”是腐坏了或破碎了的意思,多用于形容某种物体,不用于形容语言文字。 瞠 结舌 cheng im立é she 〔误写)瞠目结舌 〔辨析〕膛:音撑。膛目:瞪着眼睛直视的样子。结舌:舌头转动不了,形容因害怕或理屈而一时说不出话来。“膛目结舌”即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了的样子。〔例〕孔老二被柳下跖批驳得瞠目结舌,丑态百出,耷(搭da)拉着脑袋,脸色灰白,就象一段木头似地插在那里,直到柳下跖大喝一声滚蛋吧!”才急忙拱手作揖,灰溜溜地退了出来。 26 ==========第29页========== “膛目结舌”不能写为“瞠目结舌”。%瞠(ang)”是个模拟声音的词,如“瞠的一声锣响。”“瞠”不能用来形容“目”(眼睛)。 承i前启后cheng qianqi hou 〔误写〕承起后 〔辨析)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前启后”是指承接前面的(过去的),开创今后的(未来的)。〔例)鲁迅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作家,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遗产,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基业,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学奠定了基础。 “承前启后”又作“承先启后”,但不能写为“承前起后”。“起”的本义是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如“起床”,“起立”。“起”虽然有时可以用来表示“开始”的意思,如“起头”,“起点”,但是,当它表示“开始”或“发生”的意思时,后面便不能带“后”字,若带上“后”字就不是表示“开始”或“发生”的意思,而是表示“开始以后”或“发生以后”的意思了。总之,“起后”不能表示开创今后”或“出今后”的意思。 吃一堑,长一智chi yi qian,zhang yi zhi 〔误写〕吃一斩,长一智 〔辨析〕堑:音欠,本义是指壕沟,这里比喻挫折、教训。智,智慧,见识。“吃一堑2长一智”是指受一次挫折,便 27 ==========第30页========== 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见识。〔例〕·“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已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熊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墅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选集多合订本第二六一页) 有的同志由于将“堑”误读为“新”,因前常常将“吃 一堑,长一智”误写为“吃一斩,长一智”。“斩”是砍断(如“新草除根”)或杀死(如“斩首”)的意思。如果说人“吃一新”,就是砍掉了脑袋的意思。既然被砍掉了脑袋,那就谈不上“长-一智”(增长见识)了。所以,不能把“吃 一堑,.长一智”写为吃一斩,长一智”。 痴心妄想chi xin wang xiaǎng 〔误写〕痴心忘想 〔辨析)痴:音吃,愚笨,傻。妄:荒诞。“痴心妄想”是指一心想着那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例〕林彪把复辩资本主义作为万事中最大的事,恨不得一天之内就改变我们国家的颜色,真是痴心妄想! “痴心妄想”不能写为“痴心忘想”。“忘”是忘记了的意思。“忘想”不能和“痴心”搭配,因为既然是“痴心”地想,就不可能忘记所想的事情。 出类拔萃cha leibacui 〔误写〕出类拔卒 28 ==========第31页========== 〔辨析〕出:超越。拔:超出。萃:音脆,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语见孟子·公小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意思是说,远远超过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 一群。这是孔丘的门徒孟轲(荷kē)吹捧孔丘的话。 孟轲以孔丘的继承人自居,全盘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丘的反动的唯心论思想。他从复辟奴隶制的政治需要出发,竭力吹捧他的祖师爷孔丘,把孔丘吹捧为“出类拔萃”的“圣人”。实际上,孔丘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不学无术的大草包,虚伪狡诈的政治骗子,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 今天,我们使用“出类拔萃”这个成语,已剔除了孟轲吹捧孔丘的反动内容,用来赞扬无产阶级的英雄模范人物,形容他们的思想品质和革命才能显得非常突出。〔例〕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各条战线上特别是工农业生产战线上,涌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先进人物。 “出类拔萃”不能写为“出类拔卒”。“萃”与“卒”的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萃(跪cu)”的本义是形容许多草丛生在一起,所以是“什(草)”头,引申为“群”或“聚集”的意思。“拔萃”即“超群”的意思。“卒(2ú)”的主要含义有四:一是指步卒多二是指死亡,如“生卒年月”,三是表示完毕、终了的意思,如“卒业”,引申为终于、究竟的意思,如“卒为天下笑”,四是形容匆忙急遽 ·(巨),含义和读音同“猝(促cù)”,如·“时间仓卒”。总之,“卒”不表示“群”的意思。因此,“拔萃”.(超群)不能写为“拔卒”。“出类拔碎”意思讲不通。 29 ==========第32页========== 出奇制胜chai qizhisheng 〔换写)出奇致胜 〔辩折)《史记·田单列传》记载了这样-…个故事: 公元前二八五年,燕国联合秦、赵、韩、豌四国军队攻打齐国。齐军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最后只剩下莒(举 )和即墨两座城。不久,即墨大夫阵亡,城内军民公推田单为守城统帅。田单面对着敌强我弱的形势,考虑到同燕军硬拚是不行的,必须采取武力与计谋相结合的方针。于是,他先用“反间计”,让燕惠王派骑劫代替原来智勇兼备的乐(yue)毅为燕军统帅,然后将自己的精锐部队埋伏起来,换成老弱妇幼守城。同时,派人去向骑劫请求准许投降,并筹措了许多金钱贿(惠hu)赂(录l)燕军的将领。燕军因此放松了对齐军的戒备。 接着,田单便将全城的一干多头牛收集起来,给每头牛穿上五彩斑斓的绸布衣,角上捆上尖刀,尾巴上绑上浇了油脂的芦苇。一天夜里,将这一千多头牛牵到早已挖好了的几 十个城洞口,用火点着牛尾巴上的芦苇,牛便暴跳着向燕军营地冲去。燕军在夜里突然受到这些浑身花哩胡哨、尾巴上又燃着火焰的怪兽的冲击,吓得东逃西散,有的被牛踏死,有的被牛角上的尖刀戳死,有的侥倖躲开了火牛,又被跟在牛后面的五干齐兵杀死。结果,燕军被杀得大败,骑劫被捉住处死。齐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七十余座城市。 《史记》作者司马迁最后赞许地说:“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意思是说,打仗用兵,正面只是 30 ==========第33页========== 迎击敌人,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使用计策。而对善于打仗的人来说,计策是使用不完的。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概括成“出奇制胜”这个成语,用来指运用奇妙的出人意外的策略或手法,取得了胜利。〔例〕“火烧粮库满城欢,虎穴龙潭任往还。为炸军火来接线,出奇制胜拴龟田。”(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第六场) “出奇制胜”不能写为“出奇致胜”。《制”是控制。“出奇制胜”是指由于使用了奇兵或奇计控制住了对方,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因而取得了胜利。“致”通常是指给与(如“致敬”)或使达到(如“学以致用”)的意思。如果将“出奇制胜”误为“出奇致胜”,那就只说明因出了奇兵或奇计而达到了胜利的目的,而没有说明为什么出奇兵或奇计就可以达到胜利的目的。 初出茅庐cha chu mao Iú 〔误写)初出毛驴 〔辨析〕茅庐:茅草房。“初出茅庐”语见《三国演义》第 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大法家曹操为了统一 全国,转战南北。到公元二O五年,曹操消灭了吕布,打败 了袁绍,拥有雄兵百万,占有黄河流域的大片地区。这时,能与曹操势力相对抗的,只有占据着江东六郡的孙权。其余的,如占据荆州的刘表与占据西南益州的刘璋,力量都很薄弱。刘备此时依附刘表,手下兵力很少,又无地盘,无力同曹操对抗。 31 ==========第34页========== 后来,经徐庶介绍,刘备知道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的诸葛亮是一个有谋略的法家,便亲自登门拜访,邀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打天下。起初,诸葛亮一再推辞,后经刘备三顾茅庐的苦苦请求,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并立刻向刘备献计献策,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并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 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来到刘备军中不久,正值曹操派大将夏侯惇(敦d)领兵十万前来攻打刘备所占据的新野城。当时,刘备手下只有几干人马,形势很危急。诸葛亮便利用夏侯惇骄傲、轻敌的弱点,在博望坡这个地方设下埋伏,一场火攻,把十万曹兵打败。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来,人们常用“初出茅庐”来比喻初露头角。现在,人们多用“初出茅庐”来比喻刚担负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例〕“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六五页) “初出茅庐”不能写为“初出毛驴”。这种笔误会造成笑话。 川流不息 chuan1i近_bu xi 〔误写〕穿流不息 〔辨析〕川:河。息:停。“川流不息”是借河水流个不停来比喻人群或车船来往不断。〔例〕在新修的柏油马路上,汽车和自行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32 ==========第35页========== “川流不息”不能写为“穿流不息”。“川”是名词,指河流影“穿”是动词,表示一种动作,如《穿衣”。“川流”是指河单流动的水,因此可以用“不息”来形容,“穿流”意思不明确,不能和“不息”搭配。 垂涎,三尺chui xian san chi 〔误写)唾诞三尺 〔辨折)垂:挂下来。诞:音咸,口水。“垂诞三尺”是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现多形容见别人的东西眼红,妄图侵夺的丑态。〔例〕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都对中东的石油垂诞三尺,因此都打着“援助”的幌子把掠夺的魔爪伸到中东去。 “垂诞三尺”不能写为《唾诞三尺”。“垂涎”是指口水流出来后长长地挂在嘴边,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唾(to)”通常是表示吐(如“唾其面”)的意思,“唾诞”就是吐口水,表示轻视、鄙弃的意思。“唾诞”不能用来形容贪馋。 粗制滥造cu zhi lan zao 〔误写)粗制烂造 〔辨析〕“粗制滥造”是指制作东西时马虎潦草,只求数量,不顾质量。〔例〕“不过也要有一点常识,用一点苦工,要不然,就是‘杂文’,也不免更进一步的粗制褴造”,只测下笑柄。”(《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见《鲁迅全集》第五卷第四 33 ==========第36页========== 五三顶) “粗制滥造”不能写为“粗制烂造”。“滥”与烂”虽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滥”字的本义是水漫溢,这里引申为数量多的意思。“滥造”就是制造的数量多但质量不合要求。“烂”是腐坏了或破碎了的意思。“烂”字不宜修饰“造”字,“烂造”的意思讲不通。 D 大名鼎鼎da ming ding ding 〔误写)大名顶顶 〔辨桥)鼎:古代用以祭祀或烹(抨eg)肉食的一种金属器皿(敏min)。鼎鼎:盛大、显赫的样子。“大名鼎鼎”即名声很大的意思(现在多用来形容坏名声很大)。例如,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把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汪精卫斥为“大名鼎鼎的新式反共人物”。(《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四 二页一六四三页) “大名鼎鼎”又作“鼎鼎大名”,但不能写为“大名顶顶”。“顶”字一般不重叠使用。而且,“顶顶”也没有说明“名”(名声)到底大到怎样的程度(“顶顶”二字表意不明确)。“鼎鼎”则说明了“名声”大到了显赫的程度。 34 ==========第37页========== 大势所趋 da shis1ǒga 〔误写〕大势所去 〔辨析)大势:整个局势或总的形势(多指政治形势)。趋:向,往。“大势所趋”是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例如:“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大势所趋,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毛泽东选集 合订本第一O五七页) “大势所趋”不能写为“大势所去”。“去”字本身不表示一定的趋向(只是表示和“来”相反的动向)。只有当它用在动词后边(如“进去”,“跳下去”等)或用在名词前边(如“去工”,“去学校”等)的时候,才表示一定的动向。因此,“所去”不能用来说明“大势”(整个局势)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大势所去”意思讲不通。 大肆渲染 dasi xuan ran 〔误写〕大事渲染 〔辨析)肆:放纵。渲染:绘画的一种方法,即对画面上山石钩皴(村cin)的地方,用水和淡墨(或别的颜色)涂染,使其形状鲜明突出。这里是借用这种绘画方法,比喻夸大地形容某一事物。“大肆渲染”即将某一事物极力地加以夸大形容。〔例)苏修文艺鼻祖肖洛霍夫在他炮制的《一个人的遭遇》这部反动小说中,大肆渲染战争的恐怖、残酷,恶毒诬蔑革命战争会毁灭个人幸福,竭力贩卖和平主义、话命哲 35 ==========第38页========== 学等修正主义黑货。 “大肆渲染”不能写为“大事渲染”。“大肆”是十分放纵、不顾一切的意思,在这里是用来说明怎样进行“渲染”(夸大形容)的。“大事”通常是指关系全局的起决定作用的重要事情。·“渲染”不宜与“大事”搭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ao gao yi chi,mo gao yizhang 〔误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辨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先是信佛教人的用语,即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他们用“道”指“正气”,用“魔”指“邪气”。后来,反动统治阶级利用这句话来诬蔑、攻击革命人民的反抗斗争。他们把革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革命理论比作“魔”,把自已的反动统治和反动谬论比作“道”。现在,我们则反其意而用之,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比喻压迫愈重,反抗愈烈,革命势力必然要战胜反动势力。(“道”指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魔”指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向反动派进行斗争的革命造反精神。)例如,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与鸠山进行面对面斗争时,说:我不信佛。可是我也听说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能写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因为,这里的“道”与“魔”我们已赋予它特定的含义,有着鲜明的阶级内容,它们的次序不能倒置。 36 ==========第39页========== 颠扑不,破 di0路pi bu po 〔误写〕颠镀不破 〔辨析)颠:跌。扑:拍打。“颠扑不破”是指无论信样镏打都不会破损。比喻凡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发震客观规律的言论或学说,都是永远驳不倒的。〔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颠扑不皲的革命真理。 “颠扑不破”不能写为“颠簸不破”。“簸(跛bó)”是摇动的意思。“颠簸”多用来形容在风浪中行船或在坎坎注洼的路上行车时左右摇晃、上下震动的情况。'“颠扑”则是指多次摔打的意思。尽管多次摔打而不破损,足以说明是非常坚固的。“颠簸”仅仅表示左右摇晃和上下震动的意思,不含有摔打的意思。“颠簸”的结果,即使不破”,也不足以说明是非常坚固的。因此,不能用“颠簸不破”来比喻言论或学说无法驳倒、不可推翻。 东拼西凑dong pin XI cou 〔误写〕东拼西揍 〔辩析〕拼:连合。凑:聚合。“东拼西凑”是指这儿弄点材料、那儿弄点材料,然后把它]凑合在一起。〔例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搜集孔孟的反动言论,东拼西凑,在阴暗的角落里狂热鼓吹,进行反革命的阴谋活动,妄图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 37 ==========第40页========== 由于“东拼西凑”的“拼”是“扌(手)”旁,因而有的同志常常把其中的“凑”误写成“揍”。其实,“拼”不能与揍”搭配。“东拼西凑”中的“拼”与“凑”,都含有聚合”的意思,所以常搭配在一起使用(如“拼凑”)。“揍(zòH)”是动手灯人。“东拼西揍”意思讲不通。 短小精悍duan xiao jing han 〔误写)]短小精捍(杆) 〔辨新〕悍:音汉,勇敢。精悍:精明强悍或精神饱满。“短小精悍”语见《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是说郭解(谢x©)这个人虽然身躯短小,但精明强悍。现在,多用“短小精悍”来形容文娱节目、文章或讲话简短而内容充实,富有教育意义。〔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报刊上出现了大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受到了大革命群众的欢迎。 短小精悍”不能写为“短小精桿”。“桿”已当作异体字废除,现在通用“杆”。“杆”是指木棍(如“木好”)或者和木棍相似的东西(如“笔杆”)。如果把《短小精悍”误写成“短小精桿(杆)”,意思就变成“短小精制的木棍儿”了。 38 ==========第41页========== E 阿谀逢迎 yú feng ying 〔误写)阿谀奉迎 〔辨析〕阿谀:音额(阴平)于,拍马,谄媚。“阿谀逢迎”即拍马屁的意思。〔例)要坚决反对阿谀逢迎、请客送礼开“后门”等不正之风,并时刻警惕这些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对我们的侵蚀。 “阿谀逢迎”也作“阿谀奉承”但不能写为“阿谀孝迎”。“奉”是恭敬地用手捧着,引申为尊重、遵守。当它和“承”字搭配时,才表示恭维、讨好的意思。“逢”在这里是迎合的意思,“逢迎”是讨好、巴结、迎合旁人。“奉”…般不和“迎”搭配使用。 F 发t愤图强 fa fen túqiang 〔误写〕发奋图强 〔辨析〕发愤:自觉不足而决心努力。图:谋求。“发愤图强”是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富足强盛。〔例)在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要发愤图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9 ==========第42页========== “发愤图强”现在常写为“奋发图强”(奋发:振作精神,鼓足干劲)。〔例门“人民公社似旭日蒸蒸向上,为革命来种田奋发图强。”(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第一场) “发愤图强”不应写为“发奋图强”。“奋”与“愤”虽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愤”的本义是表示心中烦闷,这里引申为积蓄在心中的思虑、志愿。“奋”的本义是鸟类张开翅膀准备起飞的样子(现在通常当“振作”或“鼓动”讲),因此人们常用这个字构成“奋飞”、“奋臂”、“奋斗”等词和“奋起直追”、“奋发有为”等成语。可见,“奋”字通常只放在表示动作的动词(如“飞”、“起”、“发”等)的前面起修饰作用,而不放在表示动作的动词后面起承受作用。如果写成飞奋”、“起奋”、“发奋”,意思便讲不通。 发扬光大fa yang guang da 〔误写)发扬广大 〔辨桥〕发扬:发展提高。光大:显赫,盛大。“发扬光大”通常是指使优良作风或好传统得到更大的发扬。〔例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作风,更加发扬光大。 “发扬光大”不能写为“发扬广大”。“广大”多用于指面积宽阔(如“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她的面积有九百 六十多万平方公里”)或数量众多(如“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发扬广大”意思讲不通。 40 ==========第43页========== 防患未然fang huan wei ran 〔误写〕防患未燃 〔辨析〕患:祸患。然:这样,如此。“防患未然”是指在祸患或事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先做好防备。〔例〕要注意到一种倾向可能掩盖着另一种倾向,这不单要求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已经出现的非主要倾向,而且,还必须有预见,估计到我们还没有觉察而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又作“防患于未然”,但不能写为“防患未燃”。“未然”是指没有成为事实影“未燃”是没有燃烧起来。它们的含义有别。另外,“燃”(燃烧)不一定就是“患”(祸害),只有成为火灾才是“患”。这里的“患”是泛指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危害人民利益的祸患,而不仅仅是指火灾。所以,“防患未然”不能写为“防患未燃”。 风尘仆仆feng chen pa pu 〔误写):风尘扑扑 〔辨析〕风尘:指旅途上所受的辛苦。仆仆:因奔波而劳累的样子。“风尘仆仆”是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的样子。〔例门《毛主席去安源》这幅革命油画,成功地塑造了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光辉形象。展现在画面上的是:在风云突变的年代里,我门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手拿一把雨伞,身穿蓝布长衫,迈着矫健的步伐,风尘仆仆地走来了,到安源煤矿点燃革命的 41 ==========第44页========== 烈火来了。 “风尘仆仆”不能写为“风尘扑扑”。“扑”是拍打(如“扑打扑打衣服上的尘土”)或冲过去(如“向敌人猛扑过去”)的意思。“扑”字重叠成“扑扑”后,则是形容物体跳动的声音(如“吓得我心里扑扑地跳”)。如果将“风尘仆仆”误写成“风尘扑扑”,意思便不明确,有可能使人误解成“风刮得尘土发出扑扑的声音”,形容风刮得厉害。 风声鹤唳feng sheng he li 〔误写〕风声鹤淚(泪) 〔辨析〕唳:音利,鹤叫的声音。“风声鹤唳”语见《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 公元三八三年,前秦国君苻((伏)坚率领八十万军队南下攻打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领兵八万抵抗。苻坚听说东晋军队很少,便迅速发动攻势,想一下子把晋军消灭。但被谢玄的部下刘牢之出奇兵将秦军的前锋杀得大败。于是,东晋部队水陆并进。一天,苻坚同他的弟弟苻融站在寿阳(今安微寿县)城上,看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见寿阳北面 八公山上的草木,都象是埋伏的晋兵,便害伯起来,对苻融说:“这是强有力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兵少昵?” 不久,谢玄又在淝水这个地方(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利用秦军的骄傲自恃(事si),把秦军打得大败。苻融落马被杀,苻坚也负了伤。苻坚只好带着残余的部队仓皇逃跑。一路上,听见刮风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都误以为是晋兵追赶 42 ==========第45页========== 来了。 后来,人们便以“风声鹤唳”(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来形容有些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害怕。〔例〕“风声鹤唳,引诱敌人来打枪!”(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滨多第四场) “风声鹤唳”不能写为“风声鹤淚”。“淚”(日简化为“泪”)是泪水。“鹤唳”是指鹩叫的声音。如果把“鹤唳”误写成“鹤淚”,意思就变成“鹤的眼泪”了。“鹤泪”不能与“风声”搭配。 刚愎 自用 gangbi zi yong 〔误写〕刚复自用 〔辨折〕刚:本义是形容坚强,这里是指倔脾气。愎:音必,固执、任性。自用:自信,自以为是。“愎自用”是指十分固执自信,不采纳别入的意见。〔例〕作为一个革命领导干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养成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不能愎自用,处处自已说了算。 “刚愎自用”不能写为“刚复自用”。“复”是表示返回(如“循环往复”)、还原(如“恢复”)、重复(如“复习”)等意思。“刚复自用”意思讲不通。 43 ==========第46页========== 亘古未有 gengǔwei you 〔误写〕恒古未有 〔辨析〕亘:音根(去声),延续不断。亘古:从古以来。“亘古未有”即从古到今都没有过。〔例〕沙石峪(育y)的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终于使石头上长出了茂盛的庄稼,使乱石成堆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 “宜古未有”不能写为“恒古未有”。“恒”是持久不变的意思,如“永恒”、“恒心”、“持之以恒”等。《恒”不能修饰“古”,“恒古”意思讲不通。因为人类历史从古到今都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可能是持久不变的。 孤注一掷 zhùyizhi 〔误写〕孤注一郑 〔辨桥〕注:赌博时所押的钱。孤注: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注。掷:音枝,抛出或投出,这里是撒下的意思,即赌钱时掷骰(头tou)子。“孤注一掷”本来是指赌钱的人输急了,把全部本钱都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有些人办事不分析主客观条件,不努力研究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危急的时候,便用尽所有的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想依靠侥幸取得成功。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针对当时某些“速胜论”者的盲动、冒险行为,严肃地指出:“我们 公堡 ==========第47页========== 是持久论和最后胜利论者,不是赌汉们那样的孤注掷论者。”(《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四七六页) “孤注一掷”不能写为私孤注一郑”。《郑”是指姓氏或地名。“孤注一郑”意思讲不通。同样的道理,“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平,一次就花掉很多)也不能写为“一郑千金”。 故弄玄虚 gu nong xan xu 〔误写〕故弄悬虚 〔辨析〕故弄:故意玩弄。玄虚:迷惑人的花招。故弄玄虚”是指故意玩弄花招来迷惑人或下唬人。〔例〕现在新编的科学技术书籍,采取了深入浅出的形式来讲解科学技术道理和介绍先进技术方法,使工农兵读得懂、喜欢看、用得上,不象过去某些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所写的那种书,一开始就来一套定义、公式、数学推导,等等,没有多少实际内容却硬要故弄玄虚,借以吓人。 “故弄玄虚”不能写为“故弄悬虚”。《玄虚”本来是指道家的一种玄妙虚无的道理,因这种道理“玄之又玄”,难以捉摸,所以,人们便用它来比喻迷惑人的花招。“玄虚”的“玄”不能改写为“悬”。“悬”字通常是指挂起来(如“悬灯结彩”)或差别很大(如“悬殊”)。 冠冕堂皇guan mian tang huang 〔误写〕冠勉堂皇 〔辨析〕冠冕: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帽子。堂皇:气派很大 45 ==========第48页========== . 的样子。“冠冕堂皇”是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例〕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很快就识别出了混入“左联”的周扬一伙“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暗夜里进行一些离间,挑拨,分裂的勾当”①的反革命两面派嘴脸。 “冠冕堂皇”不能写为“冠勉堂皇”。“冠冕”是指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子(后来“冕”又专指帝王戴的帽子)。过去,封建统治者们戴上这种帽子便神气十足,派头很大。所以人们把“冠冕”和“堂皇”合在一起(最初的含意是表示很体面的意思,后来才转化为带有讽刺的意味)。“勉”是劝勉、鼓励的意思。“勉”字不能和“冠”字搭配在一起。“冠勉”意思讲不通。 鬼鬼祟祟gui gui sui sui 〔误写〕鬼鬼崇崇 〔辨析)祟:音岁,鬼怪。“鬼鬼祟祟”是形容做事鬼头鬼脑,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例〕“胡风和胡风集团分子的通信,大部分采取了鬼鬼典祟的、隐蔽的方法。”(毛主席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二批材料》上所加的编者按) 《鬼鬼祟祟”不能写为“鬼鬼崇崇”。“崇(chóng)”字的本义是形容山高而大的样子。因此,“崇”字和“高”字含义相近。“崇”后来又引申为尊重,如“尊崇”,“推 ①见鲁迅<且介亭杂文未编·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48 ==========第49页========== 崇”,“崇敬”等。从“崇”的本义或引申意义来看,都不能和表示鬼头鬼脑的“鬼鬼”搭」在一起。此外,%崇”字一般也不叠用。 H 海市醒楼 hǎishishen lou 〔误写〕海市唇楼 〔辨折〕蜃:音慎,蛤蜊,海里的一种贝类动物。据古代传说:蜃这种动物能吐气形成楼台城郭等景象。本草纲目·鳞部。一》:“(蜃)能呼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实际上,这种景象并不是蛤蜊吐气造成的,而是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形成的在空中出现远处景物的一种自然现象。因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空中或地面即可以出现远处物体的景象。这种自然现象多在夏天海边或沙漠里的大气中出现。 “海市蜃楼”又作“蜃褛海市”,常比喻虚幻的事物。〔例〕如果你到我的故乡蓬莱去看海市蜃楼,时令不巧,看不见也不必失望,我倒劝你去看看这真实的海市,它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思得多哩。这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正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的长山列岛。 “海市蜃楼”不能写为“海市唇楼”。“唇”是嘴唇。“唇”不能和“楼”搭配。“唇楼”意思讲不通。 47 ==========第50页========== 汗流浃背 han litiabèi 〔误写〕汗流夹背 〔辨析〕浃:湿透。浃背:汗出得很多,流湿了脊背。“汗流浃背”是形容浑身是汗。〔例)过去,每当遇到一些质地坚硬的硬杂木活,弓着腰双手紧握推刨(报bao),一前一后,刨不了几十分钟就腰酸臂痛,汗流浃背。知今,工人们站在机器面前,不管木料多么硬,把它先后送进电动压刨机、净光机,只需几分钟就好了。 “汗流浃背”不能写为“汗流夹背”。“夹”通常表示从物体的两旁钳住(如“用筷子夹菜”)或者搀杂(如“夹 七夹八”)等意思。“夹”没有湿透的意思,不能用来形容浑身是汗。 好高骛远 haogaowùyuan 〔误写〕好高鹜远 〔辨析〕好:喜好。骛:音务,本义是指马乱跑,不走正路;这里是比喻人们脱离实际的追求。“好高骛远”是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目标。〔例〕在学习上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 “好高骛远”又作“好高务远”(务:追求),但不能写为“好高鹜远”。“鹜”与“骛”虽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骛”是形容词,形容马乱跑的状态,所以它的下半部是个“马”字。“鹜”是名词,即野鸭子。它属于禽类,所48 ==========第51页========== 以下半部是个“鸟”字。“鹜”这种动物善于在水中钻来钻去,虽有翅膀但飞不远,不象马那样既跑得快又跑得远。因此,.“骛远”不能写为“鹜远”。 和蔼可亲 heai·keqin 〔误写〕和篱可亲 〔辨析〕蔼:本义是草木茂盛的样子,后来用于形容人和善的样子。亲:亲切。“和蔼可亲”是形容性情温和,态度亲切。〔例〕“从这以后,王老汉总是设法跟主席接近,觉得这个首长真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直到我们以后离开了王家湾,王老汉才昕人说住在他家的首长就是毛主席,老汉心里乐开了花。”(见《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斗争回忆录文集第七八页) “和蔼可亲”不能写为“和霭可亲”。“霭”与“蔼”虽然音同,但含义不同。“霭”是指天上的云气。如陶渊阴《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细雨。”(霭霭:形容浮云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当“和”字作为形容词用于形容自然界的景物时,通常只形容“风”,如“和风细雨”,很少用于形容云霭。并且,云霭也不能与“可亲”搭配。“和霭可亲”的意思不好理解。 和盘托出hepan tuo_chu 〔误写〕合盘托出 〔辨析〕和:连带。和盘:连盘子一起。“和盘托出”的原 49 ==========第52页========== 意是指端碗时连盘子也端出来了,后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或写出全部真实情况。〔例〕《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将封建贵族社会的恩想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生活方式,主子和双隶、贵捩和平民、贵族内部之间、卫道者和叛逆者之间种种矛盾,都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和盘托出”不能写为“合盘托出”。“合”字不宜修饰“盘”字,“合盘”的意思不好理解。因为盘子不象扇子那样能够打开、合拢。“合盘托出”意思讲不通。 哄堂大笑hong tang da xiao 〔误写〕轰堂大笑 〔辨新〕哄:好多人同时发声。《哄堂大笑”是形容满屋子的人一齐大笑。例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两只手此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哄堂大笑”不能写为《轰堂大笑”。“轰”虽然常常当象声词用,但只能用于形容车声、雷声、爆炸声或建筑物倒塌声,而不用于形容人的笑声。“哄堂”①是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发笑影“轰堂”意思不好理解,不能和“大笑”搭配。 ①赵璘《因话录·征部>记载:唐朝时,御史台设有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台院主管杂事的侍御史称为杂端。每当三院的官员在公堂饮宴时,杂端在座,都不说笑。“若杂端失笑,则三院皆笑,谓之哄堂。” 50 ==========第53页========== 虎视眈耽 hushi dan dan 〔误写〕虎视耽耽 均 〔辨析〕眈耽:音担担,注视的样子。《易·颐》:“虎视沈耽,其欲逐逐。”·(欲:欲望多逐逐:急于得利的样子。)“虎视眈眈”是指象老虎要扑食时那样贪婪(兰an)地注视着。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等待时机下手。〔例〕“众团丁架起刀门;南贼等盯住洪常育,虎视眈耽,剑拔弩(努)张。”(革命现代京《红色娘子军》第三场的舞台说明) “虎视眈耽”不能写为“虎视耽耽”。“耽”与“眈”虽然音同,但含义不同。“耽”是迟延、拖延,如“不能院误生产”。“耽”字不能叠用。“虎视耽耽”意思讲不通。 怙恶不悛 hu bu quan 〔误写〕估恶不俊 〔辨折)怙:音户,依靠,仗恃(势sh1)。梭:音圈,悔改。“怙恶不悛”是从“长(c在ng)恶不悛”(见《左传·隐公六年》)变化而来的。“估恶不悛”是坚持作恶,死不悔改的意思。〔例〕“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梭的战争罪 犯。”(《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三四O页) 有的同志由于将“估”误读成“估”,将“梭”误读成俊”,因而常把“枯恶不悛”误写成估恶不俊”。“估”是大致推算,如“估计”。“俊”是方智过人或容貌秀丽。“估恶不俊”意思讲不通。 61 ==========第54页========== 欢欣鼓舞 huan xingǔ W立 〔误写)欢心鼓舞 〔辨桥〕鼓舞:兴奋,振奋。“欢欣鼓舞”是形容非常高兴、振奋。〔例〕整个世界,除了帝国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对于中国人民的这个伟大的胜利,没有不欢欣鼓舞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三五三一一三五四页) “欢欣鼓舞”不能写为“欢心鼓舞”。《欢”是喜欢的意思,“欣”也是喜欢、快乐的意思。“欢”与“欣”并列在一起表示非常喜欢,十分快乐。《欢心”虽然也表示“心里喜欢”,但喜欢的程度不如“欢欣”强烈。而且,误写为“欢心鼓舞”后,意思就变成“欢乐的心受到鼓舞”了。 焕然一新 huan ran yi xin 〔误写〕换然一新 〔辨析)焕然:光明(亮堂堂)的样子。焕然一新”是形容光明、崭新的面貌。〔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二四 九页) “焕然一新”不能写为“换然一新”。换”是动词,表示交换或更改的意思。在汉语中,动词后面通常不带“然”字。“然”字经常放在副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作后缀(坠zui)用,如:焕然,显然,突然,必然,茫茫然,等等。另外,“焕然一新”是以“焕然”(亮堂堂的样子)来形容崭 52 ==========第55页========== 新的面貌,并不是说简单地“改换一下”就变成了“崭新的面貌”。 荒谬绝伦huang miùjuelún 〔误写〕荒谬绝论 〔辨析〕绝伦:没有可以类比的。“荒谬绝伦”是指荒唐到了极点,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例)“因为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基本上相同,就狂叫收起’共产主义,岂非荒谬绝伦之至?”(《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四七页) “荒谬绝伦”不能写为“荒谬绝论”。“伦”在这里是类比的意思。“绝伦”是说明“荒谬”所达到的程度(没有可以类比的),即极端荒谬。“论(ln)”是指讲述、议论,或指某种学说、主张。它通常是指分析、判断事物道理的谈话或文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这种分析、判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绝论”到底是指正确的“论”还是指错误的《论”呢?意思不明确。而且,“绝论”也不象“绝伦”那样含有无可类比的意思。所以,“绝论”不能与“荒谬”搭配。 黄粱美梦huang liang mei meng 〔误写〕黄梁美梦 〔辨桥〕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一个道上使给了他…个 53 ==========第56页========== 背瓷枕头,他枕在上面一会儿就睡着了。这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米饭。卢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当了大官,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店主人蒸的黄米饭还没有熟。(这篇传奇小说宣扬了“人生如梦”的消极遁世思想。)后来,人们便用“黄梁美梦”比喻虚幻的梦想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狂妄的个人野心必然实现不了。〔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彻底揭露和深入批判了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阴谋及其滔天罪行,粉碎了他们妄图篡党篡政、复辟资本主义的黄梁美梦。 “黄梁美梦”又作“黄梁一梦”或《一枕黄梁”。如,毛主席的《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置开战、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黄梁美梦”不能写为“黄梁美梦”。“梁”(已废除的异你字是“樱”)·是指房梁、车梁、桥梁,或者指物体中间高出来的部分(如“山梁”,“鼻梁”)。“黄梁美梦”的意愿讲不通。 恍然大悟huan?ran da wu 〔误写〕恍然大误 〔辩桥〕悦然:猛然间清醒、明白了的样子。:明白。“恍然大悟”是形容…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通常用来形容经过学习、实践以后,对某一问题下子明白过来。〔例)过去,我总以为铅笔芯是铅做的。后来,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铅笔~,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普通使用的黑铅笔芯是行墨和粘(年nian)土做的。 54 ==========第57页========== “桄然大悟”不能写为“恍然大悮”。“悮”(已当异体字废除,现在通用“误”)是错误的意思。“大俣(误)”即大错误。“大悮(误)”和“恍然”搭配在一起意思讲不通。 灰心丧气 hui xin sangqi 〔误写)恢心丧气 〔辨析)灰心:遭受失败后丧失信心。丧气:受了挫折后情绪低落。“灰心丧气”是形容因遭受失败或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例)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搞技术革新不但要有革命的闯劲,还要有革命的韧(任ren)劲。有了闯劲,就会敢想、敢干;有了韧劲,遇到困难就不会灰心丧气。 “灰心丧气”不能写为“恢心丧气”。“恢”是扩大或宽广的意思,如“恢张”。现在常和“复”字连用,表示还原或收复的意思,如“恢复健康”、“恢复失地”。“恢”字一般不修饰“心”字。“恢心丧气”意思讲不通。 火中取栗huo zhong qu li 〔误写〕火中取粟 〔辨折〕十七世纪法国的寓言诗人拉·封登,写了许多带有讽刺性的寓言。有一篇寓言题为猴子和猫》。说的是有一个人的家里养了一隻猴子和一隻猫。一天,主人不在家,猴子便和猫商量如何偷吃正在炉子里烤的栗子。猴子对猫说:“老 55 ==========第58页========== 兄,今天你要显一显身手了。你给我从火炉里把那些栗子取出来吧!…当然啰,取出来以后,栗子就是我们的了。”猫便用它的脚爪细心地把炉膛里的灰拨开,爪趾刚一碰到栗子,立刻被烫得缩了回来。停了一会又把脚爪伸进去,烫着了又缩回来。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才取出了一个栗子。然后又忍着痛迅速地取出两个、三个…。猫一边取着,猴子便一边吃着。结果,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前脚上的毛烧掉了。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寓言故事概括为“火中取栗”这个成语,比喻替别人干冒险的事,自已吃了苦头反而得不到好处。〔例〕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中,惯于利用它的仆从国家为它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不能写为“火中取粟”。“粟(素$)是谷子,即小米。 J 集思广益 j进 siguang yi 〔误写)积思广益 〔辨析〕诸葛亮的《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愿yan)属》中有“集众思,广忠益”这样一句话。后来,人们便把这句话节缩为“集思广益”这个成语,剔除原话里的“忠君”思想,用来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例)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一步一步摸素,终于解决了技术革新中 E 的难题。 56 ==========第59页========== “集思广益”不能写为“积思广益”。“积”与“集”虽然都含有聚集、汇合的意思,但“积”侧重于逐渐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是积久而成的意思影“集”侧重于从四面 八方汇聚拢来,时间性不强,只是表示聚集、汇合的意思。如果把“集思广益”误写成“积思广益”,就会使人误解为:对于群众的智慧(包括合理化建议等),应该逐渐积蓄起来然后用于改进工作,不必马上集中起来改进工作。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计日程功 jⅱ richeng gong 〔误写〕计日成功 〔辨析〕程:计量,计算。古代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功:成效。“计日程功”是指工作的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工作进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例〕6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对于中国经济复兴的悲观论点,设有任何的根据。”(毛祥东选集》合订本第一三二三一一一三二四页) “计日程功”不能写为“计日成功”。“提功”不等于成功”。“成功”是已经完成了的意思,“程功”是计算成效的意思。 既往不咎 wang bujiǜ 〔误写〕既往不究 〔辨析〕咎:音就,责备,处分。“既往不咎”语见《论 57 ==========第60页========== 语·八佾(y)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立)。日,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妩往不咎。’”(社:祭祀神的地方,古人以树为社神。宰我:孔丘的门徒。)鲁哀公向宰我问“社”。宰我答道:6夏代用松树,殷代用柏树,周代用栗树。意思是使奴隶们战战栗栗。”孔丘听到这话,很不高兴)责备宰我说:“已成的事不必说,已在进行的事不要劝阻,过去了的事不要责怪。” 宰我说的“使民战栗”这句话,赤裸裸地暴露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反动本质,因而触怒了奴隶制的维护者孔丘。他严厉训诫宰我不许对殷周以来的奴隶制有任何非议,以免授人以把柄,招致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抨击,危害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孔丘就是这样用所谓“隐恶扬善”的伎俩,妄图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今天我们使用“既往不咎”,已剔除了孔丘掩盖奴隶制吃人本质、维护双隶主阶级统治的反动内容,是指对于以往所犯的错误不严加责备或不给予处分。〔例〕小王犯错误后,能够认真检讨,并确实有了悔改的表现。因此,我们本着既往不咎的精神,没有给他处分 “既往不咎”又作“不咎既往”,但不能写为“既往不究”。“究”是推求、追查的意思。如果把“既往不咎”误写为“既往不究”,那么意思就变成“对以往的错误不过问、不追查”了,这是不符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的。按照我们党的政策,对于犯了错误的人,总是着重于思想教育,使其提高觉悟,改正错误。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帮助犯错误者把所犯错误的根源、性质、危害性等弄58 ==========第61页========== 清楚,不能因为错误已经过去(“既往”)了,就不查究、不过问了。这样做,无论是对犯错误的本人和其他同志都不会有什么教育。 坚持不渝jian chi bu yu 〔误写〕坚持不喻 〔辨析〕渝:变。“坚持不渝”即坚持到底,始终不改变。〔例〕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坚决履行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坚持不渝地支持亚非拉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 “坚持不渝”不能写为“坚持不喻”。“喻”是比喻(如“打个比喻”)或者明白、了解(如“家喻户晓”)的意思。如果将“坚持不渝”误写为“坚持不喻”,意思就变成“坚持不打比喻”或“坚持不愿弄明白”而使人费解了。 矫揉造作jiǎo rou za0zuo 〔误写〕矫揉造作 〔辨折〕矫:音绞,把弯的变成直的。揉:把直的变成弯的。“矫揉造作”是比喻故意做作,不实,不自然。〔例)林彪一类骗子说话或写文章,总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矫揉造作,欺世盗名,虚言安语,造谣诡辩。这种腐朽恶劣的资产阶级文风,反映了他们思想上政治上的极端空虚和反动。 “矫揉造作”不能写为“矫搡造作”,“矫”是溺爱的意思,如“矫生惯养”。“矫”和“揉”不能搭配在一起,“矫揉”意思讲不通。 59 ==========第62页========== 戒骄戒躁jie jiao jie之a0 〔误写〕戒骄戒燥 〔辨桥)戒:瞥惕,防备。躁:急躁。“戒骄戒躁”是表示要时刻警惕,不要犯骄傲自满和急躁冒进的错误。〔例6我们应该谦虚,遵慎,戏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九二八顶页) “戒骄戒躁”不能写为“戒骄戒燥”。“躁”与燥”虽然音同,但含意不同。“燥”是干燥的意思。“躁”是性子急躁的意思。“戒躁”是指不要犯急性病。如果误写成“戒燥”,就成了不要干燥了。“戒”字一般不和“燥”字搭配。 兢兢业业 j江ngj江ngye ye 〔误写)竞竞业业 〔辨析〕兢兢:音精精,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原意是耽心害怕的样子,这里当踏实、勤恳讲。“兢兢业业”是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踏实勤恳。〔例)“永远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紧紧跟着党和毛主席走,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一辈子,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出版的《雷锋日记选*第七四页) “兢兢业业”不能写为“竞竞业业”。“竞”是比赛、竞争。“竞”字一般不叠用,也不宜和“业业”搭配。“竞竞业业”意思讲不通。 60 ==========第63页========== 迥然不同 jiongranb立tong 〔误写〕迴然不同 〔辨析)迥然:显然。“迥然不同”是指很明显不一样。形容根本不同。〔例)这种从广大工农兵内心迸发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激情,跟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之情、小资产阶级的狂热之情是迥然不同的。 “迥然不同”不能写为《迴然不同”。6迥”与“迴”的形、音、义都不同。“迥”(jiǒng)本义是“遥远”这里引申为“差别很大”的意思,因此,它可以和“不同”搭配。“迴”(回hu)是旋转或曲折的意思,如迥旋”“迴廊”等(“迴”现已简化为“回”)。逦”字不含有“差别很大”的意思,因此,它不能和不同”搭配。 居心叵测ju xin pǒ ce 〔误写〕居心巨测 〔辨析〕居心,存心。位:音坡(上),不可。“居心叵测”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例)叛徒、卖国贼林彪在《红楼梦》第 一百零七回描写贾雨村的地方,居心回测地批了一段话。他写道:“天马行空,勿太密,亲则疏”;还说什么:“太接近”了,“答应”、“不答应”都不好办,都会“得罪”人。这一段话,隐晦曲折,在半通不通、似断若连的艰涩字句中,包藏着十分反动恶毒的内容。这是他从贾雨村身上得到了如何犒阴谋的启示,也是他自已长期进行反党活动的经验总结,充分暴露了 61 ==========第64页========== 他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的真面目。 “爵心叵测”又作“心怀叵测”,但不能写为“居心巨测”或“心怀巨测”。古代工具书上对“叵”的注解是:“从反可”()。即表示“不可”的意思。所以,“叵测”就是不可推测。“巨”是大的意思,如《巨型飞机”,巨大的成就”等。巨”字不宜和“测”字搭配。“居心巨测”意思讲不通。 K 开·门揖盗kaimen yi dao 〔误写)开门缉盗 〔辨析门揖音一,打躬,作揖。盗:强盗。开门揖盗”即打开门清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例〕满清政府起初闭关自守,后来却开门揖盗,给帝国主义侵略者割地赔款,使中国人民遭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开门揖盗”不能写为“开门缉盗”。“缉”(积)是搜捕、捉拿的意思,如通缉,缉捕。如果把“开门揖盗”误写成“开门缉盗”,意思就变成“打开门来捕捉强盗”了,这和“开门辑盗”的意思正好相反。 堪与媲美 kanyǚpitměi 〔误写〕堪与比美 〔辨析〕堪:可以。媲,音僻,配得上。“堪与蟾美”是指 62 ==========第65页========== 一个事物可以配得上另个美好的事物。〔例〕有一种用合成羊毛纺成的毛线(即腈纶毛线),柔软质轻,耐磨抗拉,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同真羊毛纺成的毛线堪与缠美。 “堪与媲美”不能写为“堪与比美”。“比美”与媲美”意思不一样。“媲美”是配得上某一美好事物(意思很肯定)多6比美”只是表示可以同某一美好事物比较一下,比较的结果如何(是否配得上某一美好事物),不能断定,即所表达的意思不如《媲美”明确、肯定。 苦心孤诣 kǔxin gūyi 〔误写)苦心孤脂 〔辨析〕苦心:刻苦地用心,费尽心思。孤:独自一人。诣:音义,到。,孤诣:别人达不到。《苦心孤诣”指费尽了心思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例〕“苦心孤诣给我加了上去的‘土匪”的恶名,这一回忽又否认了,可见睡沫还是静静的咽下去好,免得后来自已舐(式sh)回去。”(<华盖集 续编·不是信,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一七O页) “苦心孤诣”不能写为《苦心孤脂”。“脂”是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如“脂肪”,“油脂”。“孤”字不能同“脂”字搭配。“苦心孤脂”意思讲不通。 脍炙人 kuai zhiren、kou 〔误写)脍灸人口 〔辨析〕脍:音快,细切的肉。炙:烤肉。脍炙:都是人们 63 ==========第66页========== 爱吃的可口食物。“脍炙人口”语见宋人杨亿《西昆酬唱集序》:“雕章丽句,脍炙人口。”是以人人都尝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来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普遍称赞和传诵。 〔例)不能以字数的多少来论定一篇作品的质量的高低,鲁迅先生的《一一件小事》不到一千字,却“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脍炙人口”不能写为“脍灸人口”。“炙”与“灸”的形、音、义都不同。“炙”(至zh)是个象形字,下部是“火”,上部是“月(肉)”,是指烤肉。“灸”(久ǔ)是我国中医的一种治病方法,即用艾绒所做的艾炷(柱zh)、艾条燃点熏灼人体的有关穴位,使“气血温通”而起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常与针刺疗法结合使用,合称“针灸”。(“灸”是个形声字,下半部表示用“火”熏灼,上半部是读音。)“灸”这种治病方法不能和“脍”(烤肉)搭配,也不能用来比喻好的诗词、文章。 L 滥竽充数1a力ya chong shu 〔误写)烂鱼充数滥竿充数 〔辨析)竽:音于,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滥竿:指不会吹竽却冒充会吹竿的人。充数:凑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齐宣王爱听吹竽,搞了一个三百人的专门吹竽的乐队,经常替他吹奏。 64 ==========第67页========== 有个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竿,却冒充自已是吹竽的能手,也混在乐队里凑数。后来宣王死了,他的儿子湣(敏min)王继承了王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再也瞒不过去了,便偷偷地溜走了。法家韩非用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混进新兴地主阶级政权里的儒生,说明他们都是些招摇撞骗的家伙。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寓言故事概括为“滥竿充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却冒充有本领,或本来不够格硬要凑数。〔例)“连举世润名的叛徒丹吉集团也被拉了去滥竽充数,一共是十九个单位。”(评莫斯科三月会议”,见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 “滥竽充数”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即表示自己不如参加同一工作的其他人。 有些同志由于对“滥竽充数”的典故不了解,因而误写为“烂鱼充数”或“滥竿充数”。前…种误写是只凭听来的字音就想当然地下笔所造成的,后一种误写是没有注意辨别字形,把“竽”误认为“竿”(竹竿或竹棍)的缘故。 琅琅上langlang shang kou 〔误写)朗朗上口 〔辨折)琅琅:清亮、悦耳的声音,这里引申为明白晓畅。上口:顺口。“琅琅上口”是指诗文的字句明白晓畅,读起来十分顺口。〔例〕工农兵群众写的诗歌,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三大革命运动的火热斗争生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 “琅琅上口”不能写为“朗朗上口”。,“琅琅”是个模 65 ==========第68页========== 声词:原义是指金属或玉石相击而发出的好听的声音,以后借用来模拟人]读书或说话时所发出的清亮、悦耳的声音。由于人们朗读好的诗文时,常常发出这种“琅琅”的声音,因而又用来形容明白晓畅、音调铿锵的好诗或好文章。“朗(1ǎng)”多用于表示明亮(如天气晴朗”)或清楚、响亮(如“朗诵”、“朗读”)的意思。“朗”字一般不叠用。 雷霆万钧 1éiting wan iun 〔误写)雷霆万均 〔辨折〕霆:音停,霹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三十市斤。《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多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在霹雷的轰击下,没有不被折断的影用万钧的重量压下来,没有不被压得粉碎的。)后来,人们便将这两句话节缩为“雷霆万钧”这个成语,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例〕“推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程避万钩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四七页) “雷霆万钧”不能写为“雷霆万均”。“钧”是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万钧”(合三十万斤)形容重量非常大。“均”是平均或均匀的意思,它的前面不宜加数词。“万均”意思讲不通。 礼尚往来li shang wang lai 〔误写〕礼上往来 〔辨桥门“礼尚往来”语见《礼记·曲礼上》:“礼尚往 66 ==========第69页========== 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周礼,奴隶制上层建筑,包括等级制度、道德规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礼节仪式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礼注重往来。有往无来,不合乎礼多有来而无往,也不合乎礼。”这是讲奴隶主之间在礼节上应讲究、注重有来有往,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奴隶主之间的团结,巩固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礼尚往来”曾被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所推崇和宣扬,流毒很深,成为剥削阶级内部相互勾结的一种手段,也是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敲诈勒索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使用“礼尚往来”这个成语,有时是拿它做革命大批判的靶子,用以揭露和批判反动的“孔孟之道”,有时赋予它新的含义,用来表示对付敢人的一种手段,即敌人对我们怎么样,我们也对敌人怎么样。〔例〕“这种两面态度,实际上是只许你们攻击别人,而不许别人回答你们的攻击。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中国古语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分歧从何而来?多,见一九六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人民日报) “礼尚往来”不能写为“礼上往来”。“尚”是讲究、注重的意思。“尚往来”即讲究或注重有来有往。“尚”在这里是对礼”的有来有往的一种强调。知果误写为“礼上往来”,就没有表达出强调的意思。 厉行节约 li xing jie yue 〔误写)励行节约 〔辨析〕厉:严格、切实。“厉行节约”是必须认真和严格 67 ==========第70页========== 地实行节约。〔例〕“要使我国富强起来,儒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物俭建国的方针。”(《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下珊第四九一页) “厉行节约”不能写为“励行节约”。“厉行”是必须严格地、切实地贯彻执行的意思;“励行”则是自已奋勉地去做或劝勉别人去做的意思。如果把“厉行节约”误写成“励行节约”,那就大大降低了节约的意义和要求(只不过是鼓励或勉励人们去做),没有表明节约是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淋漓尽致lin li jinzhi 〔误写)淋漓尽至 〔辨析〕淋漓:本来是形容沾湿流滴的状况(如“鲜血淋漓”,“大汗淋漓”.),后来引申为畅达的意思(如“痛快淋漓”)。尽致:达到极点。“淋漓尽致”是指把某一事物的 一切情态都充分地刻画、表现出来了。〔例〕《红灯记》中的“雄心壮志冲云天”这个成套的、有层次的、完美的核心唱段,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李玉和巍然如山、不屈不挠斗顽敌的大无畏气概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淋漓尽致”也可以用来指把反面事物描写、刻画得十分透彻、深刻。〔例〕《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描写王熙凤在张罗布网准备逼死尤二姐时,还不忘颠手牵羊地敲榨贾蓉 二百两银子。这就把她那种既狼毒、狡诈而又贪婪的剥削阶级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 68 ==========第71页========== “淋漓尽致”不应写为“淋漓尽至”。“致”在这里是“使…达到…”。“尽致”是说明“淋漓”(畅达或透彻)得使某一事物达到了“尽”(极点)的程度、“至”通常只表示“到”或“来”.的意思。“尽至”不能和“淋漓”搭配。 流离转徙 1iú1izhuǎnxi 〔误写〕流离转徒 〔辨析门·流离:为生活所迫,离开本乡本土,流落他乡。徙;音洗,迁移。“流离转徙”是指辗转迁移,无处安身。〔例〕旧中国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以及各种苛捐杂税、水旱虫灾,使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无衣无食,流离转徙,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流离转徙”不能写为“流离转徒”。“徒”的本义是步行。所以,陆行不坐车、不骑马叫“徒步”,水行不坐船叫《徒涉”。“徒”还可以表示“空”(如“徒手”)或“徒弟”等意思。但它没有“迁移”的意思,不能和“转”搭配。“流离转徒”意思讲不通。 流连忘返liúlian wang fan [误写〕流连往返 〔辨析门流连:来回地走,不愿离开。“流连忘返”语见《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这本来是 69 ==========第72页========== 晏(厌yan)子对齐国奴隶主贵族的头目齐景公所说的几句话,孟轲在会见齐宣王时,又把这几句话拿来向齐宣王宣扬一番。意思是说,如今国王出巡与“先王”出巡时情况不一样,每次出巡都兴师动众,流连荒亡。什么叫做流连荒亡呢?从上游玩到下游乐而忘归叫做流,从下游玩到上游乐而忘归叫做连,无厌倦地打猎叫做荒,不知节制地喝酒叫做亡。孟轲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法先王”、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改治主张,劝齐宣王一举一动都要按照“先王”所规定的典章制度办事,不要沉溺于游玩享乐之中,要用心管理好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加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后来,人们把孟钶贩卖晏子的这几句话节缩为“流连忘返”这个成语,摈弃其“法先王”的反动政治主张,只用它来表示留恋得忘记了回去(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例〕我国出土文物展览会在伦敦开幕以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许多英国朋友从很远的地方坐火车赶来参观。他们在展览馆里流连忘返,直到展览会管理人员抱歉地告诉他们要下班了,他们才离开。 “流连忘返”又作“留连忘返”,但不能写为“流连往返”。“忘返”是忘记了回去,形容舍不得离开,具体地说明了“流连”的程度。“往返”是来回走,它和“流连”的意思重复,没有说明“流连”的程度。 络绎不绝luo yi bu jue 〔误写〕络驿不绝 〔辨桥门络绎:连续不断。“络绎不绝”语见《后汉书·南70 ==========第73页========== 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这里指塞外。)原来是指逃到塞外去的人连续不断,现在是形容人们(或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例)“一连好多天,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追悼铁人大会的会场,一次又一次含着眼泪向铁人的遗像告别。人们怀念铁人,铁人永远活在大庆工人的心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见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 “络绎不绝”不能写为6络驿不绝”。“驿”与“绎”虽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绎”的本义是抽丝,所以它是“纟”旁。“络”是表示缠绕,如“络丝”。“络绎”是边抽丝边缠绕,所以}申为连续不新。6驿”是指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出差宫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如“驿站”、“驿亭”。古代官员或豪绅出远门多骑马或乘马车,到了个驿站后便歇宿、喂马(或换马)。所以,“驿”是“马”旁。“络”和“驿”不能搭配,“络驿”意思讲不通。 M 麻木不 ma miburen 〔误写〕麻木不人 〔辨析〕“麻木不仁”原指肢体痹,失去知觉。后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例)“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 71 ==========第74页========== 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二一页) 麻木不仁”不能写为“麻木不人”。“不仁”和“麻木”是同一个意思。“麻木”今天仍常说影“不仁”则很少单用。古代医书上说,手足痿(委wě)痹(即手足神经麻痹)不能动作叫“不仁”。由于“麻木”和“不仁”常常连用,时间长了,便形成一个成语。现在经常用的是它的比喻意义。“不”是个副词,不能用来修饰名词“人”。“麻木不人”意思不好理解。 名不副实 ming bufùsh重 〔误写〕名不符实 〔辨析〕副:相称,配得上。实:实际情况。“名不副实”语见后汉书。黄琼传》。东汉王朝要征用黄琼当官,黄琼摆架子,多次借故拒绝。李固写信劝他应召上任,信中有这样的话:6峣绕(摇摇yao yao)者易缺(又作“折”),缴皦(皎皎jiaoǎo)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尖而高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唱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歌曲,能跟着唱的人必定很少,享有盛名的人,实际倩况与名声未必相称。后来,人们便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句概括成“名不副实”这个成语,用来指名声或名义与实际情况不相称,即空有虚名。例如,毛主席在一九二八年写的飞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谈到当时湘赣边界地区建立的政权组织时指出,由于小地主和富农用骗术钻进了政府委员会,把持一 72 ==========第75页========== 切,因而虽然“县、区、乡各级民众政权是普墙地组织了,但是名不副实。”并指出:“以后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 务”。(《毛泽东选集产合订本第七O一七二页) 有些同志常把“名不副实”写成“名不符实”。有人也曾主张允许这两种写法并存。但是,在没有正式规范化以前,.最好不要把“名不副实”写为“名不符实”。·“符”是古代调兵、传命令用的凭证,分成两半,用时对在一起,互相一致才能生效。所以,“符”重在互相对照,'是符合的意思。“副”则重在相称和般配。对于“名声”与“实际”来说,主要不是两者符合或不符合的问题,而是两者相称或不相称(即名声与实际配得上或配不上)的问题。同样的道理,“名副其实”也不应写为“名符其实”。 明察秋毫 ming chaqiuhao 〔误写〕明查秋毫 〔辨析〕秋毫: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东西。《商君书。弱民》:“离娄见秋毫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鸟获举千钧之重,.不能以多力易人。”意思是;离娄(古代传说中目力极好的人)能看见极微小东西的末梢,.却不能把自已的一双好眼睛换给别人;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能举起于钧重的东西,却不能把自已偌大臂力换给别人。这是商執为了证明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变法革新所打的比喻,说明前人的制度、主张再好,也不能生搬硬套。后来,孔家店的二老板孟轲把“秋毫之末”这个语词搬了去,劝齐宣玉推行儒家反动的“仁政”,批评齐宣工“明(目力)足以察 73 ==========第76页========== 秋毫之末,而不见奥薪(一车柴草)”。(见《孟子·梁惠王》) 现在人们使用“明察秋毫”时,已剔除孟轲借以宣扬其仁政”主张的反动意图,用它形容人很精明,眼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到。〔例〕“苛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见《鲁迅全集》第六卷第三四九页) “明察秋毫”不能写为“明查秋毫”。“察”是仔细地看,“明察”是指眼力好,看得很细致、很清楚。“查”是考察(如检查”、“调查”);“明查”通常不表示用眼睛仔细地看,而是指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公开的调查或考核。如果把“明察秋毫”误写为“明查秋毫”,意思就变成“公开调查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了。 漠不关心 mòbùguan xin 〔误写〕莫不关心 〔辨析门漠;冷淡。“漠不关心”是指态度很冷淡,毫不关心。〔例)“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淇不关心,就是这种本位主义者的特点。”(《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八二页) 漠不关心”不能写为“莫不关心”。“漠”是形容词,表示冷淡、不经心的意思。“莫”是副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果该用“漠不关心”的地方误写为“莫不关心”,那就成了“没有不关心(即都很关心)”了,结果,意思和“漠不关心”完全相反。同样,“漠然置之”(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也不能写为“莫然置之”。74 ==========第77页========== 墨 守成规 mòshou cheng gui 〔误写〕默守成规 〔辨析)墨:墨翟(笛d),春秋末期鲁国人,创立墨学,反对儒学。墨翟的言论学说代表了当时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主张超阶级的“兼爱”,反对儒家“爱有差等”的“亲亲”原则,主张“尚贤”、“尚同”,反对儒家所维护的奴隶主贵族世袭禄位制度,强调人力,主张“非命”,反对儒家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等等。墨翟的政治主张在当时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幻想依靠当权的奴隶主贵族和通过“上说下教”的妥协办法来实现其政治主张,结果失败。这就暴露了小私有者阶层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落后性。 墨翟从他的《兼爱”观点出发,主张“非攻”。《墨子·公输篇》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前四四四年左右,墨翟听说楚国将要出兵攻打宋国,已经叫鲁国的建筑师公输般造好了攻城用的云梯,便急忙跑到楚国去对楚王进行劝阻。墨翟见了楚王后,向麓王讲了一番大国攻打小国的《不义”的道理,楚王听了虽然感到自已理亏,但仍然不愿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并且傲慢地说:“公输般已经替我造好了云梯,用这种器械去攻打宋国是一定可以将宋国打败的。” 墨翟为了破除楚王对云梯作用的迷信,便找来公输般,当场进行攻城与守城的演习。墨翟解下腰带当城墙,用筷子做防守的器械。公输般想方设法攻了九次,都被墨翟打退了。公输般的进攻办法已经用完了,墨翟的防守办法却没有 75 ==========第78页========== 用完。公输般斗不过墨翟,便想睃使楚王杀掉墨翟。翟猜透了公输般的心思,立即对楚王说:“公输般想把我杀掉,他以为杀掉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 三百人,已经拿着我造的守城器械,在宋国的城墙上等着你们楚国军队的到来哩!…”楚王见公输般斗不过墨翟,又听了墨翟这番话,只好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后来,人们便把善于守御的人称为“墨守”。“墨守”本来是褒义词,以后人们把它和“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连在一起,组成“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墨守”因而变成了贬义词。“墨守成规”是指思想保守,死守老规矩,不肯改变。〔例〕我们要继续在设计工作中反对墨守成规的保守倾向,发扬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 “墨守成规”又作“墨守陈规”,但不能写为“默守成规”。“默”是不出声、不说话,如“默默无言”。如果把“墨守成规”误写为“默守成规”就失去了思想保守、死守老规矩的意思,变成了“一声不吭地守着老规矩”。所以,不能把“墨守成规”写为“默守成规”。 N 恼羞成怒 nǎo xiu cheng nù 〔误写〕脑羞成怒 〔辨析〕恼:忿恨,懊恼。羞:羞愧。“恼羞成怒”是指由于懊恼、羞愧而大发脾气。〔例〕“当苏共领导的错误政策 76 ==========第79页========== 碰壁的时候,当他们处境困稚的时候,他们又恼羞成怒,大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兄弟党和兄弟国家,拿别人当作自已的替罪羊。”(《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见一九 六四年二月四日《人民日报》) “恼羞成怒”又作“老羞成怒”(老羞:十分羞愧),但不能写为“脑羞成怒”。“脑”与“恼”虽然音同,但含义不同。“恼”是指 一种心理活动(烦闷、生气),所以它是“忄(心)”旁;“脑”是指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人脑是思维、记忆等的器官),所以它是“月(肉)”旁。“恼羞成怒”是由于又懊恼、又羞愧而发怒,不是因“脑子怕羞”而发怒。“脑羞”意思讲不通。此外,“脑满肠肥”(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也不能写为“恼满肠肥”。 奴颜婢.膝nu yan bi xi 〔误写〕奴颜卑膝 〔辨析〕奴颜:奴才相。“奴颜婢膝”是指卑躬屈膝,奴才相 十足,形容卑鄙无耻地向人拍马讨好的丑态。〔例〕“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直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直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颠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鸥?”(《毛主席关于文学艺术的 五个文件》,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五月出版的单行本第三一四页) “奴颜婢膝”不能写为“奴颜卑膝”。“婢”是指旧社会受压迫、受奴役的丫鬟、使女。由于她们的地位低下,见了主人被迫要下跪磕头,因而后来人们便用“婢膝”这个词 77 ==========第80页========== 来比喻卑躬屈膝的行为。现在我们使用这个成语,已别除了对劳动人民诬蔑的成分。“卑(bē)”是低下,引申为低劣、下流,如“卑酃”、“卑劣”。“奴颜婢膝”中的“婢”字是与《奴”字对称的。“卑”字不仅不宜和这里的“奴”字对称,也不宜用来修饰“膝”字。 呕 沥血 ou xin 11 xue 〔误写〕沤心沥血 〔辨桥〕沥:音粒,往下滴。据《新唐书·李贺传》记载,晚唐著名诗人李贺,经常携带一个锦囊骑着驴外出游逛,每当想到好的诗句,便立刻写下来投入囊中,晚上回家再整理成诗篇。有一次,他母亲叫婢女去探看一下锦囊中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一看,原来是写得满是字的纸条。他母亲很心痛地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这孩子简直要把心都吐出来才罢休!)韩愈《归彭城》诗①:“刳(枯k)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剖开肝来做纸,滴出血来当墨水写字。)后来,人们便把上述两句概括成呕心沥血”这个成 ①此诗是韩愈在公元八○○年任徐州从事时由长安返回徐州后写的(收在《全唐诗》卷五第三七七三页)。全诗大意是哀叹自己怀才不遇,很想“刳肝沥血”上书给唐德宗,陈述其“法先王”的儒家反动政治主张,企图借此得到提拔和重用,但苦于我不到适当的机会,只好每天骑马游逛,借酒浇愁。 78 ==========第81页========== 语,用来比喻绞尽脑汁地思索,费尽了心血。〔例门我们要认真学习江青同志亲自率领文艺战士被荆斩棘,呕心沥血,创作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努力为工农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呕心沥血”不能写为“沤心沥血”。“呕”与“沤”声调不同,含义也不同。“呕”(音偶)是指嘴里吐出东西,所以是“口”旁。“呕心”是形容极度用心(用心用得几乎要把心吐了出来)。“沤”(音欧去声)是指长时间浸泡(如“沤菜”、“沤麻”等),所以是“丬(水)”旁。“沤”不能和“心”搭配。“沤心”意思讲不通。 P 旁征博引pang zheng bo yin 〔误写)旁证博引 〔辨析)博引:大量引证。“旁征博引”是指写文章或说话时广泛地引用材料做依据。〔例〕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举 一两个例子就可以说明白,不必旁征博引。 “旁征博引”不能写为“劳证博引”。“旁征”即多方面引证(征:寻求、搜巢)。如果把“旁征”误写为“旁证”,就不是多方面引证,而变成从侧面补充证明了。人们使用“旁征博引”这个成语,是指广泛地搜集和大量引用材料做依据,以便从各个方面来证明问题,不是说“博}”后仅仅为了从侧面来补充证明某一问题。 79 ==========第82页========== 프白无故ping bai W心 gù 〔误写)凭白无故 〔辨桥)平白,无端,凭空。“平白无故”即无缘无故的意思。·〔例)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贪官污吏敲榨勒索,诛求无已,反动军警常常平白无故地抓人、打人,抢老百姓的东西。 “平白无故”不应写为《凭白无故”。“凭”是“靠着”、“依靠”或“证据”的意思,一般不与:“白”字搭配。 迫不及待 po baj证dai 〔误写〕迫不急待 〔辨析〕迫:急迫。及:达到。待:等待。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非常着急。〔例〕在九大以后,从… 九六九年十月十九日到一九七。年元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彪及其死党就写了四条“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已复礼”的条幅。这充分暴露了林彪反党集团迫不及待地安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野心。 “迫不及待”不能写为“迫不急待”。“急”是焦躁、着急。“不急待”就是不着急等待,即可以慢慢等待的意思。它与“迫”(急迫)互相矛盾,凑在一起意思讲不通。 80 ==========第83页========== 破釜沉舟pofu chen zhou 〔误写)破斧沉舟 〔辨桥)釜:音府,古代把做饭用的锅叫做釜。舟:船。《史记·项羽本记》上说:项羽跟秦兵打仗,过了河以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以此来激励士兵勇往直前,不打胜仗决不生还。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件事概括成“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比喻下定最大决心,不顾一切地于到底。〔例〕从《海港多和《龙江颂》中,我们看到,阶级改人虽然阴险狡猾,要尽花招,但是,无论是钱守维的仓皇出逃,还是黄国忠的“破釜沉舟”,都逃脱不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的惩罚。 “破釜沉舟”不能写为“破斧沉舟”。“斧”是砍东西用的工具,即斧子。“破斧沉舟”意思讲不通。 气息奄奄 qi XIyanyan 〔误写〕气息淹淹 〔辨析〕气息:呼出或吸进的气流。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气息奄奄”是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这个成语见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原来是形容人衰老得不行了,活不多久了。后来,泛指一切濒(宾bin)临灭亡 81 ==========第84页========== 的反动腐朽的事物。〔例〕“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四七页) “气息奄奄”不能写为“气息淹淹”。《淹(烟yan)”是浸没的意思,如“被水淹了”。它一般不叠用,也不能用来说明“气息”。 千钧 发 gian jun yi fa 〔提写〕千斤一发 〔辨析)《千钧一发”语见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 一发引千钧”①。意思是危险得好象干钧重的东西吊在一根头发上一样,比喻情况十分危急。〔例〕正在这干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杨师傅肩扛枕木,大喊一声:“快闪开!让我来!”说着便冲了上去,迅速用枕木把那块即将往下塌的巨石顶住,使同志们]安然脱险。 千钧一发”又作6.一发干钧”,但不能写为“干斤一发”。千钧”不等于干斤”,而是千斤的三十倍,即三万斤。人们形容情况十分危急时,习惯于用“千钧一发”或“一发千钧”,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约定俗成,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特别强调危急的严重程度。 ①这是韩愈站在儒家的反动立场上,鼓吹必须推行孔孟之道时所打的一·个比喻。在他看来,国君若不推行孔孟之道,国家就会十分危险、这种观点是极其反动的。 82 ==========第85页========== 干篇 律 qian pianyi la 〔误写)千遍一律 〔辨析〕千篇:许多篇(“千”是形容数目很多,不一定是一干篇)。一律,一个样。“干篇一律”是指诗文的内容或形式毫无变化,篇篇都是一个样(也可以用来比喻按若一套方法办事)。〔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草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 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遵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二八六页) 《干篇一律”不能写为《千遍一律”。因为“千篇一律”是形容诗文写得毫无变化(“按老一套方法办事”是它的引申意思),而诗文都是用“篇”计算的,所以,这个成语的《千”字后面只能用“篇”字,不能用“遍”字。 前仆后继gian pūhòu进 〔误写〕前扑后继 〔辨桥)仆:倒下。继:接上,跟上。“前仆后继”是表示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斗争很勇敢,不怕牺性。〔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女可泣 83 ==========第86页========== 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五四页) 毛主席在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发表的《支持刚果(利)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声明》中,将“前仆后继”改为“前赴后继”。“前赴后继”表示革命的先行者勇往直前,后继者源源不绝。形容革命人民英勇顽强,团结战斗,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字改动,就把原先那种悲壮的感情色彩,改成了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感情色彩,确切地反映了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反帝、反霸的力量已日益壮大的大好形势,·充分表现了革命人民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前赴后继”或“前仆后继”都不能写为“前扑后继”。“扑”虽然含有冲击的意思,但也含有轻轻拍打的意思,如“扑粉”,“扑打扑打衣服上的尘土”。如果将“前赴后继”或“前仆后继”误写为“前扑后继”,就会使人产生误解。 黔驴技。穷qian,lǘ.ji giong 〔误写〕黔驴计穷 〔辨折〕黔:音前,贵州省的别称。技:技能,本领。穷完了。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元,写过一组题为《三戒》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叫《黔之驴》。它的大意如下, 黔(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从别的地方带去了一头驴。带到那里以后,人们都不会使唤它,认为它没有多大用处,便每天把它放牧在山下。一天, 84 ==========第87页========== 有一隻小老虎走山下过,见了驴这个庞(旁pang)然大物,以为是什么“神”,很害怕,便躲在树林里偷偷地察看。过了一会儿,小老虎见没有什么动静,.便从树林里钻出来,小心翼翼地朝着驴站的地方走过去,在距离驴不远的地方瞅了 一瞅,还是弄不清是什么动物,只好离去。 过了几天,小老虎又悄梢地跑来观察,刚走到驴身边,忽然驴大叫一声,吓得小老虎拚命逃跑,以为驴马上要咬它。跑了一阵,不见驴追来,便转身又走过去观察。观察来观察去,觉得这个庞然大物除了嘶叫的声音比较大以外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于是,小老虎大胆地走到驴身边,前前后后地绕着驴转了几圈,但是还不敢轻举安动。过了会儿,小老虎又和驴挨得更近一些,并且,试探性地戏弄了它几下,接着又碰撞了一下它的身子。这时,驴勃然大怒,立刻用蹄子踢小老虎。小老虎一看,高兴极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而已!”(“技止此耳!”)便大吼一声,纵身猛扑过去,·口将驴的喉咙咬断,饱餐了一顿驴肉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了。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寓言概括为“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两个成语,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了,或只不过有一点小小的无济于事的本领而已。 毛主席在《-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文中,曾引用过这个寓言故事。毛主席说:“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费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辔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毛泽东逃集》合订本第八三九页)这里,毛主席把驴子比作貌似强大的反动派,把小老虎比作新生的革命力量。 85 ==========第88页==========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的“技”都不能写为“计”。“计”指计策、计谋。驴只有用蹄子踢的技能(本领),根本不会运用什么计策、计谋。 轻歌曼舞 qing gemanwǔ 〔误写〕轻歌慢舞 〔辨桥〕轻:轻佻。曼:软绵绵的姿态。“轻歌曼舞”是指充满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情调的软绵绵的歌舞。〔例〕 一九三二年初春,当日本帝国主义用飞机、大炮向上海的北站、江湾、吴淞等地发动猖狂进攻时,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些官僚、政客们,竟然陪着资产阶级的太太小姐们躲在地下室舞厅里轻歌曼舞!实在令人气愤! “轻歌曼舞”不能写为“轻歌慢舞”。慢”是速度缓慢的意思。速度缓慢的舞蹈动作,不一定就是轻桃的、表现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情调的舞蹈动作。 情不自禁 q1ngbùz1jin 〔误写〕情不自尽 〔辨析)禁:本义是禁止、不许可,这里到申为抑制的意思。自禁:自我抑制。“情不自禁”是指抑制不住自已激动的感情。〔例)〕当银幕上出现贫农杨白劳高举扁担痛打恶霸地主黄世仁的镜头时,秦大伯情不自禁地喊道:打得好!打出了俺贫下中农的志气!” “情不自禁”不能写为“情不自尽”。“自尽”在古代86 ==========第89页========== 是表示“自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现在通常是指自杀。“情不自尽”意思讲不通。 馨竹难书qing zha nan shu 〔误写〕磬竹难书 〔辨析)罄,音庆,用完,用尽。竹:写字用的竹片。古时候写字没有纸,把字写在竹片上,叫做“竹简”。把“竹简”按次序排好,用熟牛皮绳编联起来,便成一“册”书(古称“韦编”)。难书:难以写完。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写过一篇文告(对公众发布的通告),数说了隋炀帝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杨广的罪恶。后来,人们便把这两句话节缩为“罄竹难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罪恶多得写不完。〔例〕林彪反党集团与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遥相呼应,密切配合,大搞反革命阴谋活动,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复辟资本主义,还安图谋害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真是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不能写为“磬竹难书”。“磐(庆qng)”是古代用玉或石块制作的一种乐器。磬”字不能用来修饰竹”字,“磬竹难书”意思讲不通。 87 ==========第90页========== R 任劳任怨 ren laoren yuan 〔误写〕忍劳忍怨 〔辨析〕任:担当,承担。劳:劳苦。怨:埋怨。“任劳任怨”是指做事不辞劳苦,不计较别人对自已的埋怨。〔例〕“娘的话如闪电明我心窍,却原来党代表强咽深仇,任劳任怨,肩挑重担,品格崇高。”·(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第六场) “任劳任怨”不能写为“忍劳忍怨”。“忍”是忍受或忍耐的意思。忍受或忍耐都是迫不得已的,而“任”是自觉自愿地担当或承担。“任劳任怨”是甘愿担当一切劳苦和怨言,态度是积极的。如果误写为“忍劳忍怨”,就成了被迫忍受着劳苦和怨言,态度变成消极的了。 如火如茶 rǔhuorú_tu 〔误写〕如火如茶 〔辨析〕茶,音图,一种开白花的茅草。“如火如茶”语见《国语·吴语》。 春秋时代,野心勃勃的吴王夫差(cha)为了同晋国的国君(晋定公)争做霸主,在公元前四八二年亲自率领三万军队到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会诸侯。不料,越王勾 88 ==========第91页========== 践趁此机会攻打吴国的都城(今江苏省吴县)。夫差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一致主张只有取得霸主地位才能顺利回国。于是,在一天夜里,夫差便命令三万军队都拿起武器,穿好铠(凯kǎ)甲,排成以万人为单位的方形阵势。中军都穿白衣白甲,举着白色的旗帜和白色羽毛的箭,远远望去,象是遍野盛开着的白色的茶花(“望之财茶”)。左军都穿红衣红甲,举着红色的旗帜和红色羽毛的箭,远远望去,象是遍山燃烧着的熊熊的火焰(“望之如火”)。右军穿的戴的和手里拿的旗帜、弓箭,则全是黑色。第二天清晨,夫差亲自擂鼓,三万将士一齐呐喊,声音高昂雄壮,如同山呼海啸。 后来;人们便把“望之如火”、“望之如茶”这两句话,节缩为如火如茶”这个成语。原先用它比喻军容盛大,现在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情绪高昂的革命群众运动。〔例门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茶,迅猛发展。 “如火如荼”不能写为“如火如茶”。“茶”是一种饮料。“如火知茶”意思讲不通。 如愿以偿 ru yuan yi chang 〔误写〕如愿以尝 〔辨析〕如:依照。愿:心愿。偿:满足。6如愿以偿”是指满足了心愿或愿望得到了实现。〔例〕我早就渴望着能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落户,学习延安的革命传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延安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已的力量。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延安人。 89 ==========第92页========== “如愿以偿”不能写为“如愿以尝”。“尝”与“偿”虽然音同,但含义不同。“偿”的本义是归还或补还,如“偿还”、“赔偿”,“满足”是它的引申义。“尝”是以口辨味的意思,后来泛指尝试。如果把“如愿以偿”误写为“如愿以尝”,容易使人误解为嘴馋(好吃)。 弱不禁风 ruòbtj江nfēng 〔误写〕弱不经风 〔辨析〕禁(读阴平声调):承受。“弱不禁风”是指连风吹都承受不了,形容身体瘦弱或娇弱。例如,鲁迅在批驳反动文人梁实秋之流所鼓吹的“永久不变的人性”(即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谬论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盖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而已集文学和出汗》,见《鲁迅全集第三卷四一八页)雄辩地说明了,“永久不变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超阶级的文学也是根本没有的。 “弱不禁风”不能写为“弱不经风”。“不禁风”是受不住风吹(风一吹就受不了),形容体质很弱。“经”没有“承受”的意思,“不经风”不宜用来形容人的体质很弱。 90 ==========第93页========== s 声名狼藉sheng ming lang ji 〔误写〕声名狼借 〔辨析〕声名:名誉。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据说狼有一种习性,喜欢睡在草堆里,临走时又用脚爪把草堆扒得乱七八糟。“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很坏,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例〕苏修叛徒集团所鼓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就是贴着“社会主义”标签的帝国主义,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赤裸裸的新殖民主义。这个所谓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在全世界已经声名狼藉。 “声名狼藉”义作“声名狼籍”,因为“狼藉”与“狼籍”可以互通。如《后汉书·张脯(蒲pú)传》:“闻其儿为吏,放纵狼籍。”一般工具书上都指出,“狼藉”同“狼籍”。但是,“声名狼藉”不能写为“声名狼借”。有些同志以为“藉”(ji论)字已简化为“借”,便将“声名狼藉”写为“声名狼借”。其实,这样写是不对的。当“藉”(读“”音)作“凭藉”、“慰藉”、“假托”等讲时,才可以简化为“借”。“藉”(读“”音)当“践踏”、“杂乱”讲时,则仍须写为“藉”,不能简化成“借”。因此,“声名狼藉”和“杯盘狼藉”的“藉”(极),都不能写为“借”。 91 ==========第94页========== 盛气凌人sheng qi ling ren 〔误写)气凌人 〔辨析」盛气:态度傲慢。凌。欺压。“盛气凌人”是以骄横的气焰欺压入。形容态度做慢,气势逼人的样子。〔例“所谓领导衩,不是要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棋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糖议。”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OO页) “盛气凌人”不能写为“胜气凌人”。“盛”是裘示兴旺、丰富等意思。“盛气”即骄横的气势十足,因而可以和“凌人”(欺压人)搭配。“胜”表示占了优势、取得胜利的藏思,不能修饰“气”字。胜气凌人”意思不好理解。 是可忍,孰不可忍shikěrěn,shabt.1kěrěn 〔误写)是可忍,是不可忍 〔辨桥〕是:这个。忍:容忍。孰(音熟):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语见《论语·八佾篇》:“八佾①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是孔丘站在没落的双隶主贵族的 ①俗(义y):行列。八佾就是八行,每行八人,共六十四人,是古代奴求主天头目天子用的舞乐。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俗。 92 ==========第95页========== 立场上,对于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季氏①僭(践iàn)用天子之礼的行为的破口大骂。意思是说:季孙氏竟然在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的礼乐歌舞,这样的事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可容忍呢! 春秋末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奴隶主贵族头目周天子和诸侯权力的衰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诸侯不但不朝贡周天子,还僭用天子之礼;卿大夫不但夺取国君的权力,还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周天子之礼。对于当时这种旧上层建筑的变动与破坏,孔丘深恶痛绝,表示绝不能容忍。这充分表明他是没落的奴隶制的顽固维护者。 现在,我们已剔除“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来的反动思想内容,用它来表示对坏人坏事绝对不能容忍。”〔例〕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苏修叛徒集团多次破坏中苏边界现状,一再挑起边界事端,枪杀我手无寸铁的渔民、农民,武装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边防部队曾奋起进行自卫反击,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胜利地保卫了我国神圣的领土。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能写为“是可忍,是不可忍”。“是可忍”的“是”,在这里做指示代词用,当“这个”讲,:“孰不可忍”的“孰”,在这里做疑问代词用,当“什么”讲。·“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语意是反诘式的(用疑问的口气表达肯定的意思),即绝对不能容忍。它不仅语意十分肯定,而且饱含着愤怒的情感。如果误写为“是可 ①季氏,即鲁国的大夫季孙氏。季孙氏最先采用封建的剥削方式,改变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在鲁国的势力很大,曾联合叔孙氏、孟孙氏一同瓜分公室(鲁襄公)的封地,三家各取一份,历史上叫“三分公室”。当时,鲁国的政权实际上掌握在季孙氏手里。 93 ==========第96页========== 忍,是不可忍”,意思就变成“这是可以容忍呢,还是不可以容忍呢?”这样一来,就成了单纯的发问了,不仅意思不肯定,而且愤怒的情感也没有了。 手舞足蹈shou wu zú dao 〔误写〕手舞足踏 〔辨析〕舞;挥动。蹈:跳动。语见《诗经·大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后来,人们便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节缩为“手舞足蹈”这个成语,用以形容很得意时的情态。〔例)“美国帝国主义分子也手舞足蹈,似乎他们将中画变为美国殖民地的狂安计划,从此可以毫无阻得地实现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及其英国主子的腔调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一切国内外敌人都被他们的悲观情绪所统治的时候。”《《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 一四五页) “手舞足蹈”不能写为“手舞足踏”。“踏(tà)”是用脚踩,如“践踏”,“踏雪前进”。“踏”虽然也表示脚的 一种动作,但这种动作并不象“蹈”那样表示由于高兴而双脚跳动。“手舞足蹈”中的“蹈”字是与“舞”字对称的影“踏”字不能和“舞”字对称。 首屈一指shou qu yi.zhi 〔误写〕首曲一指 〔辨析)扳指头计数时,总是首先弯下大拇指为第一,因此 94 ==========第97页========== 人们便以“首屈一指”表示居第一位的意思。〔例〕它(指美国)的瞥察特务机关之多,就连美国一些大资本家自己也承认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远远超过希特勒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生义?,见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人民日报》) 私首屈一指”不能写为“首曲一指”。“屈”与“曲”虽然都是表示弯曲的意思,但“屈”是动词(它的反义词是“伸”),说明一种动作,如“屈身”、“屈臂”、“屈指可数”等影“曲”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是“直”),是形容 一种不直的形状,如“曲线”、“曲尺”、“曲曲弯弯的小路”等。“屈”是指由伸到弯的动作,是属于暂时的动态,“曲”是指已经形成的、静态的不直的东西或不直的现象。扳指头计数是手指由直到弯的一种短暂的活动,所以“首屈一指”的“屈”不应写为“曲”。 死心塌地 si xin_ta di 〔误写〕死心踏地 〔辨析)塌:倒塌,下陷。“死心塌地”是指打定了坏主意,死也不改变。形容思想顽固不化。〔例〕“死心塌地让英帝国主义章着鼻子走的奴才,到头来只能为美帝国主义殉葬。”(毛主席《反对美国一吴庭艳集团侵赂和屠杀越南南方人民的声明》,见一九六三年八月三十日《人民日报) “死心塌地”不能写为“死心踏地”。塌地”是地陷下去了,在这里是说明“死心”(断了一切念头,再不作什么打算)的程度的。就是说,即使是天塌下来了、地陷下去 95 ==========第98页========== 了,也不改变坏主意。“踏”是用脚踩的意思。“踏地”(脚踩在地上)与“死心”凑在一起,意思讲不通。 肆无忌惮 si wu ji dan 〔误写〕肄无忌禅 〔辨祈〕肆:音四,放肆,胡作非为。忌:顾忌。禅:音且,害怕。“肆无忌惮”是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胆大包天。〔例)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亚非拉人民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奴役和掠夺。 “肆无忌惮”不能写为“肆无忌惮”。“肄(艺yi)”是学习的意思,如“肄业”(在校学习)。“肄”(学习)不能同“无忌惮”(无顾忌,不害怕)搭配。·“肄无忌惮”意思讲不通。 耸人听闻 sǒng ren tingwen 〔误写〕怂人昕闻 〔辩析)耸:惊动。“耸人听闻”是指说话、写文章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或读了)感到惊异、震动。〔例)“我们回答说,不,朋友们,收起你们的耸人听闻的造谣诬蔑手法吧。”(《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辛,见一九六三年十 一月十九日《人民日报》) “耸人听闻”不能写为“怂人听闻”。“怂”与“耸”虽然音同,但含义不同。“怂”是怂恿(唆使、鼓动)的意思。耸人”是使人感到惊动或震动,说明“昕闻”的结果 96 ==========第99页========== 的。“怂人”可以解释为是怂恿人(唆使人),即唆使人干环事。“怂人”不能和《听闻”搭配。 所向披靡 suǒxiang pimi 〔误写〕所向披糜 〔辨析〕所向:风吹到的地方。廉。音米,倒下。披靡:草木随风散倒。“所向披靡”本意是指强劲的风一吹来草木就被吹倒。后比喻战斗的威力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例〕鲁迅的杂文,如匕(比b)首,如响箭,如投枪,所向披靡。 “所向披靡”不能写为“所向披糜”。“糜(迷m)”的本义是粥。因为粥是煮烂了的米,所以义引申为“烂”的意思,如“糜烂不堪”。“所向披糜”意思讲不通。同样,“望风铍靡”也不能写为“望风披糜”。 T 螳臂当车 tang bidang che 〔误写〕螳螂当车 〔辨析〕螳臂:螳螂的前腿。当(读阴平声调)·阻挡。《庄子·人间世》上说,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意思是说,螳螂神气十足地举起它的前腿来挡住车辙(车轮所碾的痕迹),想不让车子前进,却不知道它的 97 ==========第100页========== 力量根本不能胜任。后来,人们便用“螳臂当车”比喻小丑式的反动人物或腐朽没落势力自以为了不起,妄图抗拒历史潮流或阻挡社会发展,结果必然惨败。〔例〕“螳臂当车不自量,穷途末路,捧出纸一张。”(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六场) 螳臂当车”又作“螳臂挡车”,但不能写为“螳螂当车”。“堂臂当车”是说螳螂举起它的前腿就妄想挡住前进的车子。如果误写为“螳螂当车”,意思就变成了“螳螂想用它的整个身子挡住车子的前进”。这样一来,就不如“螳臂当车”那样生动、形象,没有充分描绘出煌螂那种可笑不自量的丑态。 提纲挈领tigang gie ling 〔误写〕提纲结领 〔辩析)纲:鱼网上的总绳。挈:音怯,提起来。《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屈)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正好象把皮衣的领子提起来,用五个手指去理皮衣上的毛一样,整件皮衣上的毛大都顺了。)《宋史·职官志 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提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抓住皮衣的领子一抖动,所有的毛就都整齐了。)后来,人们便把上述两段话中的“提纲”与“挈裘领”合并节缩为“提纲挈领”这个成语,比喻抓住关键,简洁明确。`〔例〕在《奇袭白虎团》第一场“战斗友谊”中,崔大娘有一段提纲挈领的唱段。这一唱段,不仅非常简洁确切地表达了雀大娘无限喜悦的心情,而且热情地赞 98 ==========第101页========== 扬了志愿军侦察排长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从而突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一主题。 “提纲挈领”不能写为“提纲结领”。《挈领”是指抓往了衣服的领子就把整件衣服提起来了。“挈领”和“提纲”一样,都是比喻抓住关键的意思。“结”是编织或绑扎的意思。如果把“提纲挈领”误写为“提纲结领”,就使人莫名其妙,难以理解了。 恬不知1耻 ti总n·bdzhichi 〔误写〕刮不知耻 〔辨析〕话:音甜,安然。耻:羞耻。“恬不知耻”是指干了坏事,还心安理得地一点也不感到羞耻:。〔例)刘少奇这个大叛徒,为了掩饰他和他的同秋叛卖革命的无耻行径,竞然恬不知耻地说什么人总要“钟爱自已”,“保护自已的生命与健康”。这是地地道道的叛徒哲学! “括不知耻”不能写为“刮不知耻”。“恬”的本义是安静(如“恬静”,它的引申义是安然、坦然。“刮(g4a)”是指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如“刮胡子”)或表示风吹动(如“刮风”)的意思。《刮”字不能同“不知耻”搭配在一起。 铤而走险 ting_er 2o道x1ǎn 〔误写)挺而走险 〔辨析〕“铤而走险”语见《左传·文公十七年》。 99 ==========第102页========== 、春秋时代,晋、楚两国都想侵占郑国。鲁文公十七年 (公元前六一O年),郑国因受不了晋国的欺侮,便由执政 大夫郑子家写了一封信给晋国。信中有这样两句话:“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意思是说,如果你]晋国把我们郑国逼得太厉害了,那我们]就会象鹿遇到危险时那样急忙逃跑,·顾不得选择较好的庇(b)护场所了。(暗示郑国将不得不公开倒向楚国一边。)晋国接到这封信后,立刻派人与郑国订立和好盟约。 “铤而走险”本来形容鹿为了避免受害而不颜一切地匆忙逃跑的样子。后来,人们用它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去干冒险的事情。〔例〕一切反动派在行将灭亡的时候,必然要进行垂死挣扎,向革命人民进行疯狂反扑,甚至铤而走险o “铤而走险”不能写为“挺而走险”。“挺”是笔直的意思,如“挺起腰来”(直起腰来),“挺身而出”(直着身子站出来,引申为勇敢地站出来)等。“铤”是快走的样子。因为是“走险”(去干冒险的事),所以宜用“铤”来形容,不宜用“挺”来形容。 蜕化变质 tuihuabianzhi 〔误写〕脱化变质 〔辩析)蜕:音退,昆虫脱皮后,往往变为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就叫做蜕化。由于昆虫经过蜕化后,往往变得面目全非,因而人们便用“蜕化”来比喻人的思想起了质的变化(多指变坏)。“蜕化变质”即好人变环了。〔例〕如果昕100 ==========第103页========== 任资产阶级思想作风腐蚀,让私有观念在头脑里泛滥,就可能使自己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甚至蜕化变质,成为不可教药的资产阶级分子、修正主义分子。 “蜕化变质”不能写为“脱化变质”。“脱”有落掉、离开(如“脱皮”、“脱节”)或者去掉、取下(如“脱衣”、“脱帽”)的意思。“脱”字的上述含义多是指事物外表的某些改变,不指事物质的变化。因此,“蜕化变质”不能写为“脱化变质”。 妄自菲薄 wangzifěibo 〔误写〕忘自非薄 〔辨析门菲薄:小看,轻视(“菲”,也是薄的意思)。“安自菲薄”语见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是诸葛亮劝告蜀后主刘禅的话。意思是说,不要自轻自贱,言谈不合道理,堵塞臣民忠心进谏的道路。后来,人们便用“妄自菲薄”形容自卑的心理,即不切实际地过分看不起自已。〔例〕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一定要敢想、敢说、敢做,绝不能安菲薄。 妄自菲薄”不能写为“忘自菲薄”。“安”与《忘”音同义不同。“安”是不合理、不切实际的意思。“自菲薄”.(自已看不起自已)前面加上一个“安”字,是表示这 101 ==========第104页========== 种自卑心理是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必要的。“忘”是不记得(忘记了)的意思。如果把“妄自菲薄”误写成忘自菲薄”,意思就变成“忘记了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想法”,这等于说已去掉了自卑心理,结果与“妄自菲薄”的意思正好相反。 望文生义wang wen sheng yi 〔提写)望文生意 〔辨析)文:文字,指字面。“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文字、词句的确切涵义(包括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结果作出牵强附会的解释。〔例〕“胸有成竹”本来是比喻在做某件事之前心中就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和安排,做起来很有把握。可是,曾经有人望文生义地把它解释为肚子里有竹棍,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望文生义”不能写为“望文生意”。“文”在这里不是指整篇文章,而是指文字、词句,“义”是指字、词的涵义。,“意”通常不用于指字、词的涵义,多用来指较多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如句子含意、段落大意、全文大意,或者语意、诗意,等等。此外,“生意”一词还容易同“买卖”一词的意思相混淆(旧时把商人经营的“买卖”叫“生意”)。 委曲求全wei guqiu quan 〔误写〕委屈求全 〔辨析】委曲:委婉、曲折。“委曲求全”一般是指在某种102 ==========第105页========== 情况下,为了顾全大局,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路,暂时在某些方面退让一下。〔例)“我党在这次反共高湖开始时采取原全大周委曲求全的退让政策(去年十一月九日的电报),取得了广大人民的同情,在皖南事变后转入猛烈的反政(两个十二条,拒绝出席参政会和全国的抗议运动),也为全国人民所赞助。”(《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三 七页) “委曲求全”不应写为“委屈求全”。“委屈”一般是指因受到无理打击或压制而抑郁不平,如《红楼梦》第六十 一回:“五儿心内又气又委屈,竟无处可诉。”“委曲”在这里是指为了“求全”(颜全大局)而主动采取的策略性措施。“委屈”则是被动的、不愉快的感受,也没有“求全”的目的。所以,“委屈”不宜和求全”搭配。 萎靡不振 wei mi bù1zhèn 〔误写)萎靡不正 〔辨析)萎靡(又作“委靡”):颓丧,不振作。《萎靡不振”是形容精神颓丧,不振作。〔例门“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直自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状,成为我们的负担。例如:犯过错误,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反正是犯了错误的,从此菱康不振影未犯错误,也可以使人觉得自已是未犯过错误的,从此骄徽起来。”(《毛泽东选集合打本第九○一页) “萎靡不振”不能写为“萎靡不正”。“不振”是精神不振作,同“萎靡”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不正”是歪斜的 103 ==========第106页========== 意思,如“这裸树栽得不正”(栽歪斜了)。“不正”有时也可以表示“不正确”或“不正当”的意思,如“要纠正不正之风”。“萎靡”是形容颓丧的样子,对于这种精神状态通常用不振作来描述,而不宜用不正”来描述。· 无孔不入 wukong burǜ 〔误写)无空不入 〔辨析)孔:小洞。“无孔不入”是比喻有空子就钻。〔例门“你看‘现代”派下的小卒就这样阴鸷(至zh1),无孔不入,真是可怕可厌。”(《两地书(六八)》,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一五九页) “无孔不入”不能写为“无空不入”。“空”通常表示空着或闲着的意思。虽然“空”也可以引申为“空子”(可乘的机会),但不如“孔”(小洞)那样形象、具体。用入“孔”(指有一个小洞就钻)来比喻“钻空子”,就更能形象地说明只要一有机会就乘机进行活动。 无与伦比 wiyǔlun bi 〔误写)无与论比 〔辨析)伦:类。“无与伦比”是指没有能比得上的。例如,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二日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中,曾经称赞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反击德寇侵路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空前苦战。”.(《毛洋东选集》合订本第八四一页) 104 ==========第107页========== “无与伦比”不能写为“无与论比”。伦比”是类比的意恐。“论比”的意思不好理解,即使把它当“评论比较”讲,那么“无与论比”也只是表示“没有和它评论比较的”。然而,“无与伦比”是指没有能比得上的,不是说没有和它评论比较的。 五彩缤纷 wicǎi bin fen 〔误写〕五彩滨纷 〔辨析门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盛的样子。“五彩缤纷”是形容颜色很多,非常好看。〔例〕“记得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码头灯火辉煌,天空五彩缤纷,江心巨轮成行。”(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第二场) “五彩缤纷”又作“五色缤纷”,但不能写为“五彩滨纷”。“滨”与“缤”虽然音同,但含义不同。“缤”是纷、繁的意思。“缤”与“纷”的含义差不多,所以常合在一起使用,表示繁盛或繁多而杂乱的祥子。“滨”是水边,如“湖滨”、“海滨”。“滨”与“纷”不能搭配,“滨纷”意思讲不通。 X 先发制人 xian fazhi ren 〔误写〕先法制人 〔辨析〕先:首先。制:控制,制服。“先发制人”语见 105 ==========第108页========== 《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这是秦朝末年会(快kuai)稽太守殷通对项梁(项羽的叔父)说的一大段话中的两句。意思是说:“我常听人说,先举兵的就可以取得主动权制服别人,后举兵的就会处于被动地位而被别人所制服。”(《汉书·项籍传》上把这两句话改为“先发,制人多后发,制于人!”)后来,人们便用“先发制人”来表示先动手争取主动,以便制服对方。即先下手为强的意思。 帝国主义在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经常采取突然袭击的所谓“闪电战术”,妄图以此来达到其迅速侵占别国领土、奴役别国人民的目的。所以,他们经常叫嚷要“先发制人”。例如:“现在勃列日涅夫之流改变一些腔调,拚命煽动战争狂热,大叫大嚷当前国际局势‘孕育着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公然威胁说要‘先发制人’,吹嘘他们的什么‘战略火箭’‘能够消灭任何地方的任何目标”。他们更加疯狂地增加军费,加紧侵略战争的动员和准备,阴谋发动希特勒式 的闪电战。”(《列宁主义,还是社会帝国主义?。,见一九七O 年第五期《红旗》杂志) “先发制人”不能写为“先法制人”。“发”在这里是发动进政的意思。“先发”就是采取主动,首先发动进攻。“先发”是手段,“制人”(控制对方,制服对方)才是目的。“法”一般当“方法”、“办法”讲。“先法”所表达的意思不明确。它和“制人”搭配在一起,使人不明白到底首先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制服对方。因此,“先发制人”不能写为“先法制人”。 106 ==========第109页========== 相形见绌xiang xingg jian chu 〔误写)相形见拙 〔辨析〕形:对照,比较。绌:音触(原先读“chuò”音,现根据《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订正),不够或不足。“相形见绌”指同类事物互相比较,一方显出不足。〔例)“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害、最基本的东西影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泽东选集多合订本第八七页) 6相形见绌”不能写为“相形见拙”。“拙(捉2huδ)”与“绌”,形、音、义都不一样。“绌”的本义是缝得粗糙(所以是“纟”旁),不够或不足是它的引申义。“拙”的本义是手不灵巧(所以是“扌”旁),后来引申为“笨”的意思,如“拙嘴笨舌”、“弄巧成拙”。“相形见绌”是指同类事物相比较后一方显得不足,.不是指人与人相比看谁“巧”谁“抽”(笨)。 销,声匿迹xiao sheng ni ji 〔误写〕消声匿迹 〔辨析〕匿:隐藏。匿迹:不霹行踪。“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例〕在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下,一小撮阶级敌人安想销声匿迹,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但是,不 107 ==========第110页========== 管他]隐藏在哪里,都逃不过广大革命群众的眼睛。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动坦白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一条是顽抗到底,自取灭亡! “销声匿迹”不应写为“消声匿迹”。“销声”是小声,即不敢公开大声说话。《庄子·则阳篇》里有“其声销”的词语。司马彪在“销”字下面注日,“销,小也。”(“销”的本义是熔化金属,“小”是它的引申义。).“消”是灭除或散失,“消声”就是把声音完全消除掉。其实,人隐藏起来(匿迹)以后,只是不公开霹面而已,并不是一句话也不说。 笑容可掬 xiao rong kej泣 〔误写)笑容可鞠 〔辨析〕掬:音居,用双手捧取。“笑容可掬”形容笑容满面(脸上露出来的笑容仿佛可以用双手捧取),十分亲切。 .〔例〕当我们来到老红军战士甘祖昌同志的家门口时,甘祖昌同志刚好从稻田里劳动回来。他看过我们的介绍信后,便笑容可掬地把我们引进屋内,给我们讲起了他回乡十多年来的艰苦奋头生活,使我们深受教育。 “笑容可掬”不能写为“笑容可鞠”。“鞠”是养育或抚养,如《晋书·嵇康传》:“母兄鞠育,有慈无威。”它现在通常当“弯曲”讲,常和“躬”连用,如“鞠躬”(弯腰行礼)。如果把“笑容可掬”误写为“笑容可鞠”,意思就不可理解了。 108 ==========第111页========== 欣欣向荣 xin xin xiang rong 〔误写〕新新向荣 〔辨析〕欣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荣:茂盛。陶渊明《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欣欣向荣”本来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现在则多用来比喻人们振奋的精神面貌。〔例〕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服的姿态为之一扫。”(《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二三页) “欣欣向荣”还经常用来比喻事业蓬勒发展,繁荣昌盛。〔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各地群众性的文艺创作蓬勒兴起,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战线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欣欣向荣”不能写为“新新向荣”。“新”的反义词是“旧”。“新新”是崭新的意思,如“新新儿的衣服烧破了一块,真可错。”“欣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用来形容事物“向荣”的景象,显得很生动、形象。“新新”和“向荣”凑在一起,则不能生动、形象地显示“向荣”的状况。 信·手拈来 xin shou nian lai 〔误写)信手占来 〔辨析〕信手:随手。拈:音念(阴平),用手指头捏东西。“信手拈来”即随手拿来的意思。多用来形容写文章运用典 109 ==========第112页========== 故、词藻得心应手。〔例)鲁迅的杂文中,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谚语、寓言、民间故事等的巧妙运用,以及《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风格,看来仿佛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一点不花气力似的,其实这些文章虽短,他却是绞了许多脑汁,又看了许多参考书写成的。 “信手拈来”不能写为“信手占来”。“占”是指古代迷信的人用龟甲占卜吉凶,后来,一些迷信的人则用铜钱或牙牌等判断吉凶,如“占卦”、“占课”等。另外,《佔”已简化为“占”,所以“占”又作据为已有讲,即用强力取得,如占据、占领、攻占等。如果把“信手拈来”误写为6信手占来”,不仅改变了该成语的原来意思,而且还容易同旧社会占卜的迷信活动相混淆,使人难以理解。 兴风作浪 xing fengZuòlang 〔误写〕掀风作浪 〔辨折〕兴,发动,挑起。作:制造。风、浪:事端,纠纷。“兴风作浪”比喻煽动人们干坏事,挑起事端,制造纠纷。〔例〕“对于我们的鱼家抱着敌对情绪的知识分子,是极少数。这种人不喜欢我们这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他们留恋旧社会。一遇机会,他们就会兴风作浪,想要推翻共产党,恢复旧中国。”(《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下册第四九八页) “兴风作浪”不应写为“掀风作浪”。“掀(先xan)”通常表示揭起或打开的意思,如“掀门帘”,“掀锅盖”。“锨”还当兴起、发动、鼓动讲,但这些含义现在多用于形容正面事物或活动,如“掀起革命高潮”等。在表示挑起事 110 ==========第113页========== 端、纠纷(“风浪”)时,人们习惯于用“兴”字而不用锨”字。 雄赳赳,气昂昂xiong jiu jiū,q1angang 〔误写〕雄纠纠,气昂昂 〔辩桥〕赳赳:走路矫健威武的样子。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雄赳赳,气昂昂”(也可以省去逗号,写作“雄赳赳气昂昂”)形容走路矫健威武、气概轩昂的神态。〔例〕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以坚定果敢的节奏,雄伟磅礴的气势,慷慨激越的旋律,生动地给我]描绘出了全国亿万抗日军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团结一致,迈着刚毅而坚定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抗日前方的感人景象。 “雄赳赳,气昂昂”不能写为“雄纠纠,气昂昂”“纠”的本义是几根绳子缠绕在一起,所以,它是“纟”旁。“纠”还表示矫正、集合等意思。“纠”字的上述含义都不能用来形容走路矫健威武的样子。此外,“纠”字一般也不叠用。 炬赫 时 xuan heyi shi 〔误写)显赫一时 〔辨析〕短赫:名声和威势很盛。在古代,“炬赫”是个褒义词,如李白《侠客行》:“千秋二壮士,垣赫大梁城。”今天,“垣赫”通常当作贬义词使用。“桓赫一时”多形容反 111 ==========第114页========== 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一个时期内名声与威势很盛,但不久便无声无息或者声名狼藉。〔例〕在我党历史上,不是有过象王明、刘少奇、林彪这样一些曾经垣赫一时的所谓“大人物”吗?尽管他们一度把自己伪装成“革命者”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反革命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必然要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结果,一个个都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恒赫一时”不应写为《显赫-一时”。“垣(音选)”与“显”的形、音、义都不同。“垣”的本义是火很旺盛的样子,所以是“火”旁,后来引申为声威很盛的意思。“赫”也是显明、盛大的意思,所以“短”与“赫”常连在一起使用。“显”是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的意思,如“显而易见”。“显”与“赫”虽然也常常连用,但“显赫”与“桓赫”的含义有所不同。“显赫”重在说明十分明显和非常惹人注目,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事;“短赫”则重在表示名声与威势很盛,一般只用于形容人而不用于形容事。此外,“显赫”通常不与“一时”搭配使用,而常与“十分”、“非常”、“无比”等搭配使用(如“十分显赫”、“显赫无比”)。 徇私舞弊 文近a si wu bi 〔误写〕行私舞弊 〔辨析)徇:音旬,曲从。私:私情。舞弊:暗地里做不合法的事情。“徇私舞弊”是指曲从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情。〔例)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贪官污吏们经常徇私舞弊。“徇私舞弊”不能写为“行私舞弊”。“徇私”是指曲 112 ==========第115页========== 从私情,即为了图谋私利而拉私人关系、讲私人情面。“行(xing)”不包含“曲从”的意思,通常表示行走、行为、通行、实行等意思。如果把“徇私”误写为“行私”,就使人看不出对待“私情”的态度,不明白到底是怎样“实行私情”的。 Y 言简意赅yan jian yigai 〔误写〕言简意颏言简意阂 〔辨析〕赅:音该,完备,详尽。“言简意赅”指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通常用来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例〕在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发出的《中南我军占领南阳》和《我 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两篇新闻都很短,却都包含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言简意赅,生动有力,是新闻写作的光辉典范。 “言简意赅”也写作《言简意明”。例如:“这两篇调查报告,言简意明,没有废话,这种文风应该大大提倡。”(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辛发表两篇调查报告时所加的编者按语) “言简意赅”不能写为“言简意颏”。“颏(科k色)”是下巴颏儿。“意”不能和“颏”搭配,“意颏”讲不通。 “言简意賅”也不能写为“言简意阂”。“闵(合hé)”是阻隔不通的意思,如“隔阂”。“意阂”与“意赅”的意 113 ==========第116页========== 总正好相反。如果把“言简意赅”误写为“言简意阂”,就变成“话说得简单,意思很不好懂”了。 奄奄一息yan yan yi xi 〔误写〕淹淹一息 〔辨析〕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一息;一口气。“奄奄一息”是只剩下一口气了,形容已接近死亡。例如,《红楼梦》第一○六回:“贾琏走到旁边,见凤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时也说不出来。”“奄奄一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一事物快要灭亡了。例如:“但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严风中颤抖。”(《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见《鲁迅全集为第七卷三四 四页) “奄奄一息”不应写为6淹淹一息”。“淹”是浸没的意思,如“被水淹了”。“淹”字一般不叠用,也不宜用来形容人的呼吸微弱。 眼花缭乱yan.hualiao luan 〔诶写〕眼花瞭乱 〔辨析〕缭:缠绕。缭乱:纠缠混杂,纷乱。“眼花缭乱”是眼前呈现的事物多而杂,各色各样,使人一时看得眼睛发花。·〔例〕“舱里铺着熊皮、豹皮,还挂着几副弩(努)箭,摆着许多瓶罐,弄得他眼花综乱。”(《故事新编·理水,见《鲁迅全集》第二卷第三三六顶)114 ==========第117页========== 眼花缭乱”可以写为“眼花撩乱”。如明代诗人于谦的《暮景》诗:“卷帘云接地,撩乱雪花飞。”有些工具书上解释撩乱”一词时,也注解为:“同缭乱”。 “眼花综乱”不能写为“眼花瞭乱”。“瞭”(现已简化为《了”)有登高远望(如“瞭望”)或明白(如“明瞭”)的意思。“瞭”字不能和“乱”字搭配。“眼花瞭乱”意思讲不通。 偃旗息鼓 yangi Xi gǔ 〔误写〕掩旗息鼓 [辨析〕偃:音眼,放倒。息:停止。“偃旗息鼓”语见《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公(曹操)军追至围,此时沔(免miǎn)阳长张翼在云(赵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后来,罗贯中便根据这一记载,铺陈为《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三国时代,魏、蜀两国经常交战。有一次,蜀将黄忠、张著奉命到汉中附近的曹营去夺取曹军的粮草。因曹军早有准备,结果反被包围。后来,赵云领兵前往接应,突破曹兵包围,救出黄忠、张著。赵云所到之处,无人敢挡。曹操见此情形,便亲自率领大批人马来围攻赵云。赵云!兵退入寨内。部将张翼见曹兵势大,主张紧闭寨门,到寨楼上去防守。赵云不同意,反面命令大开寨门,放倒旗帜,停止擂鼓,在寨外埋伏下弓箭手。然后,赵云独自骑马提枪站在寨 115 ==========第118页========== 门口。不一会儿,曹兵追到,看见这种景象,怀疑有大量伏兵,于是不战自退。 后来,人们便用“偃旗息鼓”这个成语形容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在,多用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削弱。〔例〕“因为中園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这种资产阶级思想只能上阵打几个回合,就被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封递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所打趣了·被这个思想上的反动同盟军稍稍一反政,斯调新学,就旗息菽,宣告却,失了灵魂,面只剩下它的躯克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六五七页) “偃旗息鼓”不能写为“掩旗息鼓”。“掩”是遮蔽、遮盖的意思。“偃旗”是指把旗子放倒,并不是指用别的东西把旗子遮盖起来。 杳无音讯 yao yin xun 〔误写)查无音讯 〔辨析)杳:音咬,渺茫。音讯:消息。查无音讯”是指 一点消息也没有。〔例〕在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大力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离别三十多年的杳无音讯的母亲。母子团聚后,使我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新的欢乐的内容。 “查无音讯”不能写为“查无音讯”。查”是寻检、考察,·如“查账”、“查对”、“检查”等。“杳”是个象形字,是形容太阳落山时,阳光反照在树木的下部分,所以,它的结构是“日在木下”。由于太阳落山时,已接近黄昏,因而它的本义是形容昏暗或晦暗。又因为深渊也是昏暗116 ==========第119页========== 的(《管子·内业篇》“杳乎如入于渊”),所以,“杳”又用来表示深远、渺茫的意思。“杳无音讯”是没有一点消息,没有一点线索,十分渺茫,不是说经过查找以后没有消息。而且,人们通常只说查找某人的下落、等候某人的音讯或探听某人的消息,而不说查找某人的音讯。 一鼓作气 yigǔzuòq1 〔误写〕一股作气 〔辨析门“一鼓作气”语见《左传·庄公十年》。 公元前六八四年,齐国的齐桓公以鲁国曾经攻留并支持过公子纠为借口,派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带着曹刿(桂gu)并率领军队到长勺去抵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 当两国军队摆开阵势时,鲁庄公便打算擂鼓进军。曹刿劝阻说:不行,等一会再揭鼓。”一直等到齐国军队擂过第三遍鼓以后,曹刿才说:“可以擂鼓进军了。”于是,'庄公擂第一遍鼓,鲁国军队便冲过去把齐军打得大败。庄公要下令追击,曹捌又说:“不行。”说完,就下车详细察看了齐军战车败走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一番,然后才点头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这一仗鲁国取得了胜利。以后,庄公问到这次胜利的原因时,曹刿回答说:“打仗是要靠勇气的。擂第一遍鼓时,战士们正鼓足了勇气,擂第二遍鼓,勇气就有些低落;等到擂第三遍鼓,勇气就没有了。敌人擂过三遍鼓,士兵的勇气已经没有了多而我们才擂第一遍鼓,土兵的勇气正足。所以,我们的军队一冲过去就把敌人打败了。齐国是大国,是否真的败退,还很难推断,我伯它 117 ==========第120页========== 留有伏兵,因此必须仔细调查一下。当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辙错乱,又望见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断定它真的是败退了,才请你下令追击。”曹别这段话的原文是:“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攻打鲁国是强国欺凌弱国,大国侵略小国。结果,由于鲁庄公采纳了曹刿的正确战略战术,弱小的鲁国取得了胜利。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引用这一典故来说明战略防御的原则,指出这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八七页) 后来,人们便用“一鼓作气”来表示鼓足革命于劲,一口气干完的意思。〔例门各地在做好“三秋”工作的同时,必须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以粮、棉、油料为中心的收购运动推向高潮,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和超额完成农产品收购任务。 “一鼓作气”不能写为“一股作气”。“股”的本义是指大腿(自胯至膝盖部分),现在经常当作量词使用,如“一股线”、“一股气味”等。“一股”不能和“作气”搭配。 ・抔黄土yi pou huang·ti 〔误写)一杯黄土 〔辨折】抔:音剖(阳平)。一抔:一捧。“一抔黄土”语见《史记•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闭b)下何以加其法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假使老百姓取了 118 ==========第121页========== 长陵的一捧土,你(汉文帝)将用什么法律去制裁他呢?(长陵:汉高祖刘邦的陵墓所在地。因此后人把坟墓叫做“一环土”。)《一抔黄土”现在多用来此喻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例)“一切形形色色的叛徒和工贼集团,比起你们来,他们都不过是一环黄土,而你们是耸入云霄的高山。”(毛主席《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电,见-一九六 六年十一月四日人民日报) “一抔黄土”不能写为“一杯黄土”。“抔”的本义是用手捧东西,所以是“扌(手)”旁。“杯”是指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如“酒杯”、“茶杯”。人们通常不用“杯子”作为盛土的器具,取土时,也不以“杯”为单位来计算土的多少。 塌糊涂 yi tah近·t近 〔误写)一踏糊涂 〔辨析〕糊涂:乱七八槽的样子。“一塌糊涂”形容一团糟,十分紊(稳w色n)乱,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例〕“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不被敌人反对,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敌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上册,第一五一页) “一塌糊涂”不能写为“一踏糊涂”。“塌”指倒塌或 119 ==========第122页========== 凹(熬ao)陷,如“洪水把堤(低d1)坝冲塌了”,“雨后院子里塌了一个坑”。由于倒塌或凹陷以后,常常形成乱七八糟的状况,所以“一塌”常和“糊涂”连用。“踏”读阴平声调“ta”时,是切实、不浮躁的意思(如“工作踏实”),它的前面不能用数词“一”来修饰。 遗臭万年yichou wan nian 〔误写〕遗嗅万年 〔辨桥遗:留下。臭:原指一种不好闻的气味,这里比喻人的坏名声。“遗臭万年”是指坏名声长期流传下去,永远受人唾骂。〔例〕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实行法西斯专政,重新把中国人民抛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然而,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林彪和历史上一切法西斯头子 一样,只能落得个粉身碎骨、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 “遗臭万年”不能写为“遗嗅万年”。“嗅(秀xù)”是用鼻子辨别气味,如“你用鼻子嗅一嗅”,“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嗅觉必须灵敏”。如果把“遗臭万年”误写为“遗嗅万年”,意思就讲不通。同样,“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也不能写为“嗅名昭著”。 以身作则yiI shen zuòzé 〔误写〕一身作则 120 ==========第123页========== 〔辨析)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身作则”是指用自已的实际行动给别人(多指上级给下级)做出榜样。〔例〕“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九四九页) “以身作则”不能写为“一身作则”。《以”是介词,这里当“用”讲,它和“身”组成介词结构做动词“作”的状语,说明“作”的方式(用自已的实际行动)。“一”是数词。“一身”是一个人(或浑身)的意思。如果把“以身作则”误写为“一身作则”,意思就变成“一个人作榜样”了。这样,不仅没有说明是怎样给人做榜样的,而且容易造成“脱离群众”的误解。 以逸待劳 yiyi dai lao 〔误写〕以逸代劳 〔辨析〕逸:安递。劳:疲劳。“以逸待劳”语见《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治力”,指全面掌握和充分发挥自已部队战斗力的方法。)“以逸待劳”是指在战争中,自已养精蓄锐作好战斗的充分准备,等到敌人疲劳后,便趁机袭击敌人,取得胜利。〔例〕“及时退却,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这对于到达退却终点以后,整顿队势,以逸待劳地转入反攻,有极大的影响。”(《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九六一一 一九七页) “以逸待劳”不能写为“以逸代劳”。“以逸待劳”中 121 ==========第124页========== 的《逸”,是指我方说的影劳”是指敌人说的。“待”是等待的意思。以我方之“逸”等待敌人之“劳”,是为了寻找歼灭敌人的机会或创造歼灭敌人的条件。“代”是代替的意思。如果把“以逸待劳”误写成“以逸代劳”意思就讲不通。 亦步亦趋yi bu yi qiū 〔误写)一步一趋 〔辨析〕步:慢走。趋:快走。“亦步亦趋”语见《庄子·田子方篇》:“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这是孔丘的门徒颜回的话。意思是说:老先生(孔丘)慢慢走我也慢慢走,老先生快走我也快走,老先生跑我也跑。 颜回是孔丘的得意门徒,孔丘对他非常欣赏,经常“贤哉,回也!”地赞不绝口。花丘之所以夸奖颜回“贤”,是因为颜回待孔丘“犹父也”(象自已的父亲一样),最能心领神会孔丘的反动意图,最能忠实贯彻孔丘的反动主张。我们从上面所引的颜回说的那几句话也可可以看出,颜回处处模仿孔丘,步孔丘的后尘。正因为颜回死心塌地地追随孔丘,为维护颜于崩溃的奴隶制而竭心尽力,所以,颜回短命死后,孔丘呼天叫地,痛哭流涕。 后来,人们便把颜回说的这几句话,节缩为“亦步亦趋”这个成语,剔除了原来的反动内容,用来比喻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例〕“看来某些同志似乎认为,可以完全不顾本国无产阶级和本国人民的利益,也可以完全不顾国际无产阶级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只要跟着别人走就行了。究竞向东对,还是向西对,究竟朝前对,还是往后对,一切一122 ==========第125页========== 切,可以一一概不管,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见一九六三华 二月二十七日人民H报》社论《分歧从何而张?》.) “亦步亦趋”不能写为“一步一趋”。“亦”是副词,当6也”(6同样”或“照样”)讲;“.一”是数调,没有“同样”或照样”的意思。如果把“亦步亦趋”诗写为…步一趋”,意思就变成《一步一快走”面使人雅以理獬了。 异 口同yikǒutong sheng 〔误写】一1同声 〔辨新门异:不同的。6异1同声”是指从许多人口里发出同样的声音。表示大家的说法都祥或大家的意见是-致的。〔例〕秋收时节,许多来大寨参观的人,从后底沟看到麻黄沟,从狼窝学看到虎头山,看到处处都是好庄稼,禁不住异口同地赞叹:不愧是英雄的大寨人: 《异口简声”不能写为“-一口同声”。6一口”是一个人或一个人说话的意思。既然是个人说话,就谈不上“同声》了。因此,-一门”不能和“同声”搭配。 因陋就筒yinlòjiu jian 〔误写〕因简就陌 〔辫析〕因:依着,按照。陋:简陋。就:将就。“因陋就简”指利朋原有的简陋设备条件办事,尽量节约。〔例〕发展地方工业应该贯彻热行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厂房设备应该因就简;充分利用现有的物力人力,力争少花钱多:事。 123 ==========第126页========== “因陋就简”不能写为“因简就陋”。“陋”在这里指设备条件比较简陋,“简”在这里指勤俭节约办事,不讲究排场。“简”与“陋”虽然常常连在一起使用(如“简陋”),但它们的含义不完全相同,使用起来也有区别。“简”通常当简单或扼要讲,可以用来指说话或办事的效果:“陋”当简陋讲时,通常只用于指设备条件,不宜用于指办事的效果。另外,“陋”还含有“粗劣”或“坏”的意思。如果把因陋就简”的内部结构(词素的位置)颠倒,误写成“因简就陋”·容易使人误会为“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只好将就地把事情办得坏一些”,意思就变成消极的了。 阴谋诡计 A yTn mou gur it 〔误写〕阴谋鬼计 〔辨析〕阴谋:暗中作坏事的计谋。诡计:狡诈的计策。“阴谋诡计”是由“奸谋诡计”演化而来的。“奸谋诡计”语见《宋史·余深传》:“深谄(产chn)附蔡京,结为死党。京奸谋诡计得助多者,深为首,摅(叔sha)次之。”意思是说:余深竭力巴结和奉承当时的权臣蔡京,同蔡京以及京都(开封)府尹林摅结为死党。蔡京于过许多坏事,其中有不少坏事是余深给出谋刘策的。在给蔡京出坏主意方面,余深超过了林摅。 “阴谋诡计”是指阴险诡诈的计谋。〔例〕“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辅阴谋诡计。”(转引自一九七二年第四期红旗?杂志。) 124 ==========第127页========== “阴谋诡计”不应写为“阴谋鬼计”。“诡”是欺诈、奸猾的意思。“鬼”的本义是指鬼怪,引申为不光明正大、不正派,如“鬼鬼祟崇”、“鬼话连篇”等。人们形容敌人狡诈的计策时,习惯于用“诡计”,而不用“鬼计”。 银样罐枪头yin yang la qiang tou 〔误写)银样蜡枪头 〔辨桥〕银样:颜色和银子一样。獭:音蜡,锡和铅的合金,颜色象银,很软,可做焊接金属的材料。古人叫“白锻”或“锡锻”,现在叫焊锡。枪:旧式兵器,在长柄的一端安有尖利的金属头。“银样撤枪头”即颜色象银子一样的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护:“你元(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饿枪头。” “银样辙枪头”不能写为“银样蜡枪头”。“纖”是锡和铅的合金,所以是“金”旁。“蜡”是蜂或蜡虫分泌(密m)的油脂,所以是“虫”旁。(另有一种从某些植物的果实中榨取的脂质,叫木蜡。)它除了工业上用以外,还可以制成照明用的《蜡烛”。蜡虽然比焊锡(“”)更软,但不会象银子一样闪闪发亮,所以不能把“搬”写为“蜡”。 饮鹅止渴 yinzhen zhi kě 〔误写〕饮鸠止渴 125 ==========第128页========== 〔辨析)鸩:音阵,蛇鹂,古人认为是一种毒鸟。(据近年来我国鸟类工作者的考研究,认为鸠实际上是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一种蛇鹏。它嗜食蛇类,本身并没有毒,但体内可能含有所食毒蛇的毒素。)古人认为吃了鸩肉或喝了用鸩毛浸泡的酒,都会使人立刻死亡。饮鸩:喝毒酒。《后汉书·霍谞(须xū)传》:“止渴于欧(同“鹅”)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意思是说,用鸩这种毒酒来止渴,还没有喝进肚里,刚到咽喉人就被毒死了。后来,人们便用“饮鸩止渴”来比喻不顾严重后果,采取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例门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国家,只有通过自力更生的办法,才能解决本国经济方面的困难。如果企图依靠美帝国主义或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所谓“禐助”,那无异于饮鹅止渴。 “饮鸩止渴”不能写为“饮鸠止渴”。“鸠(纠ū)”是鸽子一类的鸟,常见的有斑鸠、山鸠等。鸬的肉昧美可食,并没有毒。如果误写为“饮鸿止渴”,就完全失去了“饮鸩止渴”的含意。 勇往直前yǒng wang zh1 qian 〔误写)永往直前 〔辨祈〕勇:勇敢。往:去。“勇往直前”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例)“革命者顶天立地勇往直前!”(革命晚代京剧《红灯记第八场) “勇往直前”不能写为“永往直前”。“永”是长久、久远的意思,如“永远跟着毛主席,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1”“永”一般不同“往”字搭配,即使勉强凑在一起,也只能126 ==========第129页========== 当“永远走去”讲。“永往”不仅与《直前”(一直向前)意思重复,而且,没有包含“勇敢”的意思。一个革命者在前进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艰难、险阻,要做到“直前”,就必须有“勇往”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因此,“勇往直前”的“勇往”不应写为“永往”。 有条不紊you tiao bu wěn 〔误写〕有条不混 〔辨析〕有条:有条理。不紊:不乱。“有条不紊》是指条理清楚,一点儿不乱。〔例〕只要我们注意抓大事,沏实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改策,加强工作的计划性,那么即使工作再忙,头绪再多,也完全可以处理得有条不紊。 “有条不紊”不能写为“有条不混”。“混”是搀杂在 一起,如“混入”,“混合物”,%混淆不清”等。“有条不紊”中的“不紊”(不乱),不是因为没有搀杂别的东西的缘故,而是说明“有条”(有条理)的结果(不乱)。 语无轮次 yiwǘlun ci 〔误写〕语无论次 〔辨桥〕伦次:条理,次序。“语无伦次”是形容说话颠三倒四,毫无次序。〔例〕“这一段话,有些语无伦次了,好象是说:我之反对推荐《庄子》与《文选》,是因为恨他没有推荐我的书,然而我又并无书,然而恨他不推荐,可笑之至矣。”(《谁风月谈·扑空》,见《鲁迅全集第五卷第二七九页) 127 ==========第130页========== “语无伦次”不能写为“语无论次”。“论”是谈论、讲述的意思。如果在“语”(说话)后面又加一个“论”字,意思便重复。此外,“论次”这个词虽然在古汉语中有,但不是用来指说话的条理、次序,面是指有目的、有计刘地论定编排书籍的纲目次序①。 原形毕露 yuan xingbi10 〔误写〕原形必露 〔辨桥〕原:本来的。形:样子,面目。《原形毕露”是指本来面目完全暴露出来。〔例〕“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心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八七页) “原形毕露”不能写为“原形必露”。“毕露”在这里是说明“原形”的。“毕”是个范围副词,表示“完全”的意思,“毕露”就是完全暴露,彻底暴露。“必”是个肯定副词,通常表示“一定”或“必定”等意思,如“骄兵必败”。若误用“必露”来说明“原形”(本来面目),只可以说 ①见《史记·儒林列传》:“孔子闵(mn)王路(道)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意思是说:孔丘十分耽心和害怕奴隶主贵族的各种典章、制度被废除掉,让代表新兴封建势力的法家的政治主张兴盛起来,于是便将《诗经《尚书》论定编排次序加以整理,并将已被破坏了的奴隶主贵族的礼、乐也加以订正。孔丘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大造反革俞舆论来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128 ==========第131页========== 明本来面目是必定会暴露的,却不能说明本来面目暴露的范围和程度,“毕露”则一方面说明了本来面目必定会暴露,另一方面还着重揭示了本来面目暴露的范围和程度(即完全暴露)。 怨天尤人yuan tian you ren 〔误写)怨天忧人 〔辫桥门怨:怨恨。尤:归罪。“怨天尤人”语见《论语·宪问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末期,奴隶起义如火如茶,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已日益壮大。新生的封建制代替没落的奴隶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奴隶主贵族的代言人孔丘却声嘶力竭地狂吠要“克已复礼”,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恢复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把丧失了世袭地位的贵族世家扶植起来,让被打倒的旧贵族重新上台。为了推销他这 一套倒行逆施的反动政治主张,他带着他的徒子徒孙们到处游说(税shu),搞复辟活动,结果到处碰壁。鲁国有一位守门人骂他是不识时务的老顽固,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反动派。齐国和宋国的新兴封建势力代表人物还要杀掉他。郑国的老百姓骂他象一条丧了家的癞皮狗。 《论语·宪问篇》中的这几句话,就是孔丘奔走游说到处碰壁后发出的哀叹。意思是说:我落得这样凄凉的下场,之所以不怨恨天,也不责怪别入,是因为我了解世上的“入 129 ==========第132页========== 事”很艰难,也懂得“天命”有定①。现在,没有人了解我呀,知道我的怕只有老天爷了! 从以上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看出,孔丘这个复辟狂,即使在到处碰壁后跟看复辟无望而无可奈何地哀叹时,还要搬出他的反动的“天命”论来宣扬一番,并且念念不忘把自己打粉成“知天命”的“圣人”。真是顽固之极,反动透顶! “怨天尤人”这个成语,就是由“不怨天,不尤人”节缩而成的,现已剔除孔丘哀叹奴隶制的衰落和自己忧郁不得忘的反动内容,是指遭受了挫折或出了问题以后,不从自已主观上找原因,不作自我批评,只是一味抱怨客观条件,归罪于别人。例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曾用这个成语来批评一些人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以后所持的错误态度:“要是说得苛刻一点,也就是自家掘坑自家理,怨天尤人,全是错误的。”(心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为,见《鲁迅全集第一卷第三五六页) “怨天尤人”不能写为“怨天忧人”。“忧”是发愁的意思。“忧人”是指为别人耽忧、发愁。优人”与尤人”(归罪于别人)意思完全相反。 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这是扎丘自我安慰、自我标铐的话。所谓“下学”,是指“学人事”,即学习殷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经验;所谓“上达”,是指“达天命”,即透彻了解“天的意志”。孔丘搞“克己复礼”到处碰壁,遭到失敗后,不承认(也绝不可能认识到)奴隶制的崩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便只好在天命论中去寻求解释,同时借以稳定他的门徒的情绪。130 ==========第133页========== 越俎代庖 yuezǚ daipao 〔误写)越庖代俎 〔辨析〕越:超过。俎:音组,樽(尊zǔ)俎,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庖:音袍,本义指厨房,这里指厨师。“越俎代庖”语见《庄子·逍遥游》:“疱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说,即使厨师不在厨房里做饭,主持祭祀的人也不能放下祭品跑到厨房去代替他做饭。(尸: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入。祝:主持祭祀的人。因主持祭祀的人须诵读祭文向受祭祀的死者进行祝愿,所以义称主持祭祀的人为“尸祝”。)后来,人们便把这句话概括为“越俎代庖”这个成语,比喻超出自已职责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经管的事。“越俎代庖”也可以简写为“代疱”,表示包办代替的意思。〔例〕“苦萨要农民自已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已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三三页) “越俎代庖”不能写为“越庖代俎”。因为“越俎代庖”所说的典故,是指“主祭人”不能代替“庖人”去做饭,不是指“疱人”不能代替“主祭人”去祭祀。 Z 再接再厉 zai jiezàili 〔误】再接再励 131 ==========第134页========== 〔辨析〕接:交战。厉:原来写为《砺(利1)”,磨得锋利的意思。“再接再厉”见唐朝诗人孟郊的《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然、乃:都是语尾助词。)本来意思是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都先磨一磨喙(嘴),现在用来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例〕英雄的南堡人民在取得抗灾夺粮战斗的第一个胜利以后,又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夺取更大的胜利。 “再接再厉”不能写为“再接再励”。“励”是鼓励、劝勉的意思。其实,人们使用“再接再厉”就含有奋勉、鼓励的意思,用不着把“厉”(磨砺)改为“励”(鼓励)。如果写成“再接再励”,反而使意思含糊不清。 载歌载舞zai ge zai wǔ 〔误写)戴歌戴舞 〔辨析〕载:这里是做语助词用,相当于“乃”或“且”。在古汉语中,常用“载…载…”来表示同时做两种动作。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且跑且赶)。“载歌载舞”是且歌且舞,即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很欢乐。〔例〕穿着节日服装的儿童们,手里拿着花束载歌载舞,欢迎前来参加国庆节游园大会的各国外宾。 “载歌载舞”不能写为“戴歌戴舞”。“戴”是动词,表示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如“戴帽子”,“不共戴天”也可以引申为插上、架上、套上,如“戴花”,“戴眼镜”,“戴手套”等。《歌”(声音)和舞”(动作)是不能“戴”的,所以、《载歌载舞”不能写为“藏歌戴舞”。 3 ==========第135页========== 责无旁贷 zé wupang dai 〔误写〕责无旁代 〔辨析)责:责任。贷:音代,推卸。“青无旁贷”是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例〕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路者而战。·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日胜利是贵无旁贷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四八六页) “责无旁贷”不能写为“责无旁代”。“贷”是推卸“无旁贷”就是无可推卸。无可推卸的责任,当然是应尽的责任。“代”是代替,“无旁代”就是没有旁人代替。如果把“责无旁贷”误写为“责无旁代”,就会使人误解为:这个责任本来是可以由旁人来代替的(不是自已应尽的),但因为没有旁人来代替,所以不得不由自己去承担。 战战兢兢zhan zhan jing jing 〔误写)战战竞竞 〔辨析〕战战: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兢兢:音惊惊,小心遴慎的样子。“战战兢兢”语见《诗经·小雅·小旻(民min)》:“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吕1ǚ)薄冰。”(履:脚踩在上面或从上面走过。)形容因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例)“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钱战兢兢,自已先已失了活气了。”(《坟·看镜有感,见《鲁 迅全集第一卷第三Q一页) “战战兢兢”不能写为“战战竞竞”。“竞”是比赛、 133 ==========第136页========== 争逐的意思,如“竞赛”、“竞争”。“竞”不能重叠使用。“战战竞竞”意思讲不通。 招摇撞骗zhao yao zhuang pian 〔误写〕招谣撞骗 〔辨折)招摇:牧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撞骗:到处找机会进行诈骗。“招摇撞骗”是指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例)孔丘到处招摇撞骗,欺世惑众;林彪也效法孔丘,大要两面派手法,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由于“招摇撞骗”是指蒙骗欺诈行为,摇”与“谣”音同,因而有些同志往往把“招摇撞骗”的“摇”误写为“谣”。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大变。“谣”可以指谣言,也可以指歌谣、民谣,用在这里显然是指谣言。但是,“招谣”的含意并不是散布谣言,恰恰相反,它是表示自己招惹了谣言。(这正如“招祸”不是指嫁祸于人,而是指自已招惹了祸害一样。)因此,6招摇”不能写为“招谣”。“招谣撞骗”意思讲不通。同样的道理,“招摇过市”(故意大摇大摆地显示声威,惹人注意)也不能厨为“招谣过市”。 截了当zhijieliao dang 〔误写〕直接了当 〔辩析〕截:切断。直截:本义是指将某一物体…下子就切断了,引申为简葚、径直。了当:爽快。“直截了当”是指 18a ==========第137页========== 说话明白、爽快,毫不吞吞吐吐、拐弯抹角。〔例)华苏联是一个欧洲国家,是华沙条约的盟主,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关心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呢?是不是杜勒斯的幽灵跑到克里姆林宫去了呢?其实,不要这么转弯抹角,把华沙条约扩大到亚洲不是更加直截了当吗?”(乔冠华团长在联大第十八届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见一九七三年十月三日《人民日报》) “直截了当”不应写为“直接了当”。“接”是连接、会合的意思。“直接”是指不经过第三者而发生关系,与“间接”相反。人]通常用它来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相联系的 一种方式、方法,面不把它和“了当”搭配用来形容说话不吞吞吐吐。 直言 不讳 zhiyan bu hui 〔误写〕直言不违 〔辨析〕直言:直说,不隐瞒。讳:音绘,忌讳,颜总。“直言不讳”是指毫不隐瞒、薹无顾忌地把话直说出来。〔例〕一切反动派都害怕人民群众掌屋真理,因而都大搞反动的愚民政策。孔老二就曾直言不讳地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林彪也狂吠什么“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两个反动家伙念的是一本经,唱的是一个调,走的都是复辟道。 “直言不讳”不能写为“直言不违”。“违”是指不遵守或不听从,如“违法”,“阳奉阴违”等。“直言不讳”中的“直言”与“不讳”是近义词的联合,如同“一知半解”中的“一知”与“半解”的关系一样,彼此起补充说明的作 135 ==========第138页========== 用。“不违”(不违背,不反对)与“直言”的含意则大不相同,它们凑在一起不仅不能互相补充说明,反面使意思讲不通。 至理名 言 zhil1 ming yan 〔误写)至理明言 〔辨析〕至:极,最。“至理名言”是指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话。〔例〕要写革命文,必须先做革命人。因为只有革命人才有革命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至理名言”不能写为“至理明言”。“名”在这里是著名的意思,“名言”是人们熟知的佳话,即精辟的话。“明”是明白或明亮的意思,“明言”可以解释为明确地说出来或明白易懂的话,不含有“精辟的话”的意思。因此,“明言”不应和“至理”搭配。 置之度外 zhi zhidu wai 〔误写〕置之肚外 〔辨析〕置:放置。度:打算,考虑。“置之度外”是根本不放在心上,即不考虑、不关心。〔例〕“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党外存在着很多的人材,共产党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四九二页) “置之度外”不能写为“置之肚外”。“度”的本义是136 ==========第139页==========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这里引申为打算、考虑,当动词用。“肚”(肚子)是名词,不能当“考虑”讲。因此,袭示“在考虑之外”,不能用“肚外”。 中流砥柱zhong liu di zha 〔误写〕中流柢柱 〔辨析)中流:河的中间。砥:音底。砥柱:山名,在河南省三门峡黄河中。相传古代大禹治水的时候,见河南、山西之间的一座大山堵住了黄河之水,便将山的两边劈开,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在水中巍然吃(y)立,象高高的柱石一样。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山叫砥柱山(见《水经注》)。“中流砥柱”语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以入砥柱之中流”。又见于元代诗人丁鹤年《自诵诗》:“长准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 “中流砥柱”是比喻在动荡的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例〕“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心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六二一一七六三页)“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演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啦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九九九页) “中流砥柱”也常用来形容在艰苦斗争中不屈不挠的、象砥柱一样在激流中屹立的坚强战土。〔例〕鲁迅是一个敢于反潮流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后期的杂文,始终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的潮流紧密结合,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反对反革命的潮流。在那浊浪排空的反革命文化 137 ==========第140页========== “围剿”中,他是我国新兴的无产阶级文艺的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不能写为“中流柢柱”。“柢(底d)”是树木的根,知“根深柢固”。树根不能称为“柱”,也抵挡不住激流的冲击。 追本溯源 zhuiběnsǜyuan 〔误写〕追本朔源 〔辨析〕本:原指树术的根,这里引串为事情的根源。溯:音素,原指沿河水逆流而上,这里引申为探寻、推究。源:水流的源头。《追本溯源”是指追究事物或问题发生的根源。〔例〕有些有典故的成语的含义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需要追本溯源,找到它的出处,弄清楚它的本义以及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然后才能正确地使用它。 “追本溯源”又作“追本穷源”,但不能写为“追本朔源”。“朔(铄shuò)”与《溯”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朔”是指农历的每月初一(如“朔日”),或者指北方(如“朔风”)。“追本朔源”意思讲不通。 惴惴不安zhui zhui bu an 〔误写)揣揣不安 〔辨析〕惴惴:音坠坠,忧愁、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形容又害怕又发愁的样子。〔例)〕龟缩在一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听到人民武装力量的炮声愈来愈近时,一个个心惊肉跳,整日惴惴不安、 138 ==========第141页========== “惴惴不安”不能写为“揣揣不安”。“惴”形容人里害怕、发愁的样子,所以是“个(心)”旁。“揣”(chuai)的本义是用手拿着量具丈量物体的高度。所以是“扌(手)”旁:后来引申为估量、猜度(duo)的意思,如“揣摩”。“揣”字一殷不叠用,也不能和“不安”搭配。 自暴自弃 zi bao zi qi 〔误写〕自抱自弃 〔辨折〕暴:槽踏,损害。弃:鄱弃,抛弃。“自暴自弃”语见《孟子·离姿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影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轲所谓的“有言”(有价值的言论)是指为没落奴隶制而大唱赞歌的反动言论,所谓的“有为”(有益处的事业)是指对奴隶主阶级有益的事业,即复辟奴隶制的反革命事业。在孟轲看来,如果不是积极地为复辟奴隶制而卖力的人,那就同他没有共同的语言,话说不到 一块儿,办事也办不到一起去。这种人就是孟轲所谓的“自暴自弃”的人。很显然,这是孟轲顽固地站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对于勇敢地起来大造奴隶制反的广大奴隶、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攻击与诬蔑。 现在我们使用“自暴自弃”这个成语,已剔除了孟轲宣扬的那一套反动思想内容,赋于它新的含义,用来指在因难面前丧失信心,自己藤不起自己,不求上进,甘于落后。〔例〕有些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往往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儆台满,一遇到因难或者在前进道路上跸了筋斗多龄良暴自蓉。 139 ==========第142页========== “自暴自弃”不能写为“自抱自弃”。“抱”是用手臂围住(如“抱小孩”,“抱柴草”),或者表示存在心中(如“抱歉”,“抱怨”),也可以引申为守住不放松(如“抱残守缺”)等。总之,“抱”字没有糟踏、损害的意思。“自抱自弃”意思讲不通。 自告奋勇 zi gao fen yong 〔误写)自报奋勇 〔辨析〕告:表明,申请。奋勇:鼓起勇气。“自告奋勇”是自已主动请求担任某项艰巨任务。〔例〕为了保证大家安全施工,民兵排长小刘自告奋勇地担任排除哑炮的任务。 “自告奋勇”不应写为“自报奋勇”。“自报”与“自告”虽然都表示自已主动说出来的意思,但两若所表达的感情有强、弱之分。“自告”是自己提出申请,积极表明自己的态度,感情比较激昂,“自报”是自已诉说,自已陈述(如“自报公议”),感情比较平和。既然是需要“奋勇”去做的事,就不宜以平和的感情“自报”,而应以激昂的感情“自告”。 自力更生 21ligeng sheng 〔误写〕自立更生 〔辨析)更生:原指重(chong)又获得新生,后来引申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这里比喻为振兴起来。“自力更生”是指干革命、搞建设的方针都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夺取性利。〔例)“我们的方针要放在140 ==========第143页========== 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总上,叫做自力更生。” (毛洋东选集》合订本第一O三@页)“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 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九 一七贡) “自力更生”不能写为自立更生”。“自力”是指依靠自已的力量,它说明了达到“更生”的有效途径。“自立”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用,在古代汉语中常用(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自封”),是指自已给自已封一个什么爵位或封一个什么称号。“自立”不能同“更生”搭配。 自怨自艾 zi yuan zi yi 〔误写)自怨自哎 〔辨析〕自怨:悔恨自己的错误。艾:音义(不读“爱”音),含义与表示割草的刈(义y)相同,这里比喻为改正错误。自艾:改正自已的错误。“自怨自艾”语见《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意思是说,太甲(古代帝王汤的嫡长孙)当了帝王后,破坏了汤的法度,伊尹便把他流放到桐邑(汤的葬地)去。三年之后,太甲悔过了,悔恨自已的错误,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伊尹便把他迎接回来做帝王。孟轲假借传说中太甲“自怨自艾”的故事来宣扬他的复古主义(复辟奴隶制)思想。言外之意是说,一个国君如果不按“先王”规定的制度办事,那他就不配做国君。 “自怨自艾”本来是指悔恨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现在,只用来指悔恨自已的错误(不包含改正自己错误 141 ==========第144页========== 的意思)。〔例)犯了错误就应该切实改正,并且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把坏事变成好事,不能只是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不能写为“自怨自哎”。“哎(ā)”是个叹词,表示惊讶或惋惜,如“哎,这事怎么连你也不知道?”“哎,真没有想到呀1”叹词哎”的前面不能加“自”字。“自哎”意思讲不通。 走投无路 z0ut6uwú1ù 〔误写〕走头无路 〔辨新〕投:,投奔。“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已经到了绝境。〔例〕“标们打得好1你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依慕自记的力證,把世界上最凶恶的美帝国主义打得走投无路,狼颈不堪,这是个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向你们致敬。”(毛主席《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碎线阮友寿主席的贺电》,见一九六 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人民日报》) 6走投无路”不应写为“走头无路”。“走”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能涉及名词“头”。有些同志之所以把“走投无路”误写为“走头无路”,可能是以为“走头”能当“走到尽头”讲的缘故。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走头”根本不能当“走到尽头”讲,“走到尽头”也不能缩写为“走头”。“走到尽头”中的“到尽头”是“走”的补语,说明了“走”的结局多而“走头”中的“头”则成了“走”的对象了。“走头”的意思讲不通,也不能与“无路”搭配。 142 ==========第145页========== 容易用错的成语 ==========第146页========== t ==========第147页========== A 昂首阔步高视阔步 〔误用例〕不管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怎样起劲地诬蔑和攻击,中国人民将继续满怀信心、高视阔步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胜利前进。 〔辨析)]“高视阔步”与“昂首阔步”虽然都含有大步向前的意思,但它们所形容的神态不一样,感情色彩也截然不同。“高视阔步”是形容走路时摆出一付十分傲慢的、瞧不起人的神态(高视:眼睛向上看),是个贬义成语。很显然,上面句子中的“高视阔步”用得不恰当,改用褒义成语“昂首阔步”较合适。“昂首阔步”(拾起头,大步向前)形容走路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适用于赞扬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B 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误用例〕今后,我决心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认真踏实地学门,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向老师或同学不耻下问。 〔辨析门“不耻下问”语见《论语·公冶长篇“子贡问 145 ==========第148页========== 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文呢?”孔丘说:“他勤敏而又好学,不以向奴隶主贵族下层人上请教为耻辱,因此给他的谥号叫文。”) 孔文子(孔圉)是春秋时代卫国的大夫,是一个臭名远扬的道德敗坏、生活淫荡的家伙。可是,卫国的奴隶主头目却在他死后给他以“文”的美谥。这件事甚至引起了如子贡这种人的反感与怀疑。孔丘却本着他的所谓“三讳”(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的反动原则,对孔文子的丑行恶迹千方百计加以掩盖,对卫国奴隶主头目美化孔文子的做法极力进行辩解,以便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名分和虚伪透顶的道德伦理规范。 今天,我们使用“不耻下问”已赋予它新的含意,指不以向学问较少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例如:“要破除‘领导高明论’,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不耻下问’,做群众的小学生。” 青年学生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能算《下问”,也谈不上有什么“羞耻”。因此,误用例中用“不耻下问”显然是不恰当的,不如改用“虚心请教”较妥贴。(“虚心请教”不是成语。) 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误用例〕这几天,小兰的母亲病了,家务事都落在小兰一人身上。她除了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以外,还要洗衣、做饭,给母亲买药、熬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145 ==========第149页========== 〔辨析)“不可开交”与“不亦乐乎”虽然都表示忙碌的意思,但它们所形容的忙碌时的心情不一样。“不可开交”是无法解脱的意思(开交:结束,解脱),通常用于形容那种迫不得已的、并不令人愉快的忙碌。“不亦乐乎”(乐:快乐,愉快)则表示忙得很愉快,通常用于形容办理喜庆事情时的忙碌。例如:“国庆节前夕,同学们有的编辑出版墙报,有的排练文娱节目,有的打扫和布置环境,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误用例中的小兰,既然是因母亲病了面忙碌,那么形容这种忙碌就不宜用“不亦乐乎”,而应用《不可开交”。 不毛之地毛不拔 〔误阴例〕在旧社会里,洪水把千万亩良田变成了一毛不拔的沙滩。 〔辨析〕“一毛不拔”语见《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扬朱主张“为我”,连拔一根毫毛面有利于天下的事都不肯干。 战国中期,杨、墨两家学说比较盛行,孟轲为了推行儒家的反动政治主张,便一方面竭力反对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的学说,另一方面大肆排斥和攻击杨、墨的学说。上面引的孟轲的话,是孟轲对杨朱“为我”(不愿为维护奴隶捌而牺牲自已)的政治主张的被口大骂,骂杨朱是个极端自私自利和非常客啬的人。其实,孟轲也是一个自私和吝啬之徒。区别只在于:杨朱所暴爱的自私自利的剥削阶级思想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孟刺则是用“仁义”这块儒亲的遮羞 147 ==========第150页========== 布来掩盖其自私自利的剥削阶级思想。 现在人们使用“一毛不拔”,已摈弃了孟轲攻击杨朱的原意,只是比喻非常吝啬、自私。例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个人的名利和享受常常挥金如土,而对于与个人名利和享受无关的事则一毛不拔。” 误用例中的“一毛不拔”用得不当。“一毛不拔”应改为“不毛之地”。不毛之地”是指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 不刊之论空泛议论 〔误用例)这一期墙报的出版时间要推迟,因为来稿的数量虽多,但都是些不刊之论,能用的很少。 〔辨析〕“不刊”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刊”的本义是砍制,引申为对文章的修改。大约到了隋、唐时期,刻版印刷术开始运用,于是人们把刻版也称为“刊”。这就是现在把印书称为“刊行”,把报纸、杂志称为“刊物”,把登出稿件叫“刊登”的来源。“不刊”是秦汉时的用法,那时候没有纸,人们把字刻在竹片上,刻写错了便用刀削去,如果刻写得都正确,不需用刀削,便称为“不刊”。所以,“不刊”就是无可删改的意思。“不刊之论”是指正确的、不能更改的言论,通常指写得非常好的文章。上面例句把质量不高、不能采用的稿件称为“不刊之论”是不恰当的。对于这种议论式的但质量不高、不宜刊用的稿件,可以称其为“空泛议论”。(“空泛议论”不是成语。) 148 ==========第151页========== 不屈不挠可歌可泣 〔误用斜〕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可歌可泣、再接再厉的斗争。 〔辨析〕形容革命人民同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不屈服,不妥协),不宜用“可歌可泣”,应该用“不屈不挠”。例如:“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五九五页)“可歌可泣”是形容事迹英勇悲壮,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例如:“在参覜刘胡兰烈士纪念馆”时,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刘胡兰同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不屈不挠”与“可歌可泣”的区别在于:前者适用于形容斗争中勇敢、顽强的表现,后者适用于形容在斗争中所创造的英勇悲士的事迹。 不厌其烦不胜其烦 〔误用例〕刚到农村的时候,我不会犁地,贫农王大伯便手把着手教我,而且不胜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我学会了为止。 〔辦析〕“不厌其烦”与“不胜其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陋含意大不相同。“不厌其烦”是形容不嫌麻烦或不怕麻烦,多用于积极方面,“不胜其烦”(不胜:不能承受)是 149 ==========第152页========== 形容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只能用于消极方面。例如:“文化大革命以前,有一位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一篇只有一百多字的古代寓音,竟然讲了四课时,除芳征博引外还加添了许多烦琐的考证,同学们听了都感到不胜其烦。” 贫农王大伯手把着手教“我”犁地,教了一遍又一遍, 十分耐心,就该用不厌其烦”来赞扬。用“不胜其烦”显然是不恰当的。 C 浅巍冷窥浅麓余 〔阕例〕胡适、粱实袂这次人原是北洋军阀豢(唤n)养的走狗。后来北洋军阀台了,新军阀蒋介石上了台。了是,他们赶跑到新主子身边摇尾求宠,竭力想从新主子那组分得·杯半盅残渣余率。 〔辩祈〕私残渣余孽”是比喻没有消灭完的恶势力或残行的坏人。(孽:音聂,含义同“蘖”,树木砍断后长出来的枝叶。)例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淬了混进党内的颜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小摄残渣余藥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残渣余孽”不能用来指剩饭剩菜。因此,误用例中说“分得一杯半盅残渣余整”不妥,其中的“残渣余寧”应改为“残羹冷炙”。残美冷炙”是指别人吃剩下的饭菜。(残:剩余的。羹:言精,有校汁的食品。炙:音质,烤肉。) 150 ==========第153页========== 参差不齐有早有晚 〔误用例〕出于有的玉米种的时间较早,有的玉米种的时间较晚,因而它们成熟的时间也就参差不齐。 〔辨析】上面句子中的“参差不齐”应改为“有早有晚”(“有早有晚”不是成语)。 “参(cen)差(c)不齐”是不整齐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物体长短或高低不齐。知:“这些树苗,有的栽得较早,有的栽得较晚,所以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或者用来形容人们某方面的水平高低不一。例如:“这一期政治理论学习班的学员,大都是有实践经验的老工入,虽然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分析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强,对问题的理解也较快。”“参差不齐”不能用来形容时间有早有晚。 趁热打铁顺水推舟 〔误用例〕围滩造田的计划已经在社员大会上通过了,群众的情绪都很高,现在应该顺水推舟,立即动手造田。 〔辨析〕“顺水推舟”与“趁热打铁”虽然都含有趁着好的条件或有利时机办事的意思,但它们在时间上有缓、急之别。“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所比喻要水的事在时间上并不显得紧急,它只是强调应该顺着某种趋势或某种方便条件去做(现在常用来指借故推脱、敷衍了事的做法)。“趁热打铁”所比喻要办的事在时间上则显得较紧急,因为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所以,它通常用来比喻那种 1⑤& ==========第154页========== 必须郇紧时机去做的事。误用例中所说的围滩造田…事,既熱是应该趁着群众情绪高涨“立即动手”做的事,那就应该用“趁热打铁”,不宜用“顺水推舟”。 粗心大意粗菽大叶 〔埃用例)有次作文,由于我粗枝大什,把“胆子大了”的“胆”字误写成“肚”字,结果闹了个笑话。 〔瓣析〕“粗枝大叶”与“粗心大意”虽然都可以用来形容态度不认真,做事马虎,但它们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使用的范围也有宽、窄之别。“粗枝大叶”所指的马虎程度比较严重,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指不良的工作作风,即工作或劳动中态度不认真、不细致、草率从事的表现。例如:“要过细地做工作。要过细,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摘错。”(毛主席语录,转引自一九六九年八月-一日《人民日报多)“粗心大意”所指的马虎程度较轻,使用的范围也较广,多用于指不良的思想作风,即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各种不细心、不细致、马虎潦草的表现。例如:“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怡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毛泽东选集合打本第八○-一页) 误用例中说的是“我”在一篇作文中写错了一个字。对 ■ 于这种不细心的表现用“粗枝大叶”不妥,用“粗心大意”比较合适。 152 ==========第155页========== D 颠倒是非鱼目混珠 〔误用例〕林彪反党集团竞然为腐朽的资本主义大唱赞歌,而把我们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诬蔑为漆黑一团,这完全是鱼目混珠1 〔辨析〕上例中“鱼目混珠”应改为“颠倒是非”或“類倒黑白”。 “颠倒是非”是指故意违反事实,混淆是非,把错的说成对的,把对的说成错的。“颠倒黑白”是指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意思与“颠倒是非”基本相同。“色目混珠”是指用鱼的眼珠子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例如:“大毒草剧《三上桃峰》中的女主角青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然而该剧的炮制者和鼓吹者却把她装扮成无产阶级英雄”。其目的是妄图用鱼目混珠的骗人手法来为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翻案。” 林彪反党集团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诬蔑为漆黑一团,这是出于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需要而炮制的反革命舆论。误用例中所指的就是他们惯用的这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反革命伎俩,而不是指他们为了篡改和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惯用的用修正主义黑货冒充马列主义的反革命手法。 153 ==========第156页========== E 耳闻目睹耳濡딩染 〔溪留例〕许多海外华侨回到祖国参观访问以后,出于耳濡自染了祖国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二十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异常兴奋,纷纷表示要和祖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为早日解放台湾而努力奋斗! 〔辨析〕“耳濡目染”和6耳闻目睹”虽然都含有听到和肴到的意思,但它们有时间长短之别。“耳濡目染”是指长时间接触,经常听到和看到,因而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闻目睹”只是表示亲耳听到和亲跟看到。(闻:听。睹:看。)它通常是指较短时间内的所见所闻。“耳濡目染”强调的是“濡”和“染”,适用于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耳闻目睹”强调的是“闻”和睹”,适用于说明事情是真实可靠的。 海外华侨回祖国来参观访问,时间大都有限。因此,这里用“耳闻目睹”比较确切。 F 防微社渐防患未然 〔误用例〕《海港》中的党支部书记方海珍,在帮助战友赵 154 ==========第157页========== 震山和教育青年工人韩小强的过程中,既善于坚持原则,防患未然地抓思想问题,又善于循循诱导,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辨析〕“防患未然”是指在祸患没有发生之前就预先加以防备。(患:祸患。未然:未成为事实。)它不能用来指及时抓住不良思想的苗头进行帮助教育。因此,说“防患未然地抓思想问题”不恰当。从上面例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看,“防患未然”应改为“防微杜渐”。“防微杜渐”是指坏思想、坏事情刚露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加以克服,不使其发展。(微:微小,引申为苗头。杜:堵塞,引申为制止。渐:事物的开端。) 分秒必争千钧一发 〔误用例〕敌人马上要逃跑,我们必须追上去把这股敌人拦截住,然后就地歼灭它!现在是干钧一发不容缓,要和敌人抢时间。通知部队,立刻出发1 〔辨析〕上例中的干钧一发”用得不妥。“千钧一发”是指千钧(三万斤)重的东西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 十分危急。它适宜于形容因发生某种意外情况,即将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损失而必须立即抢救的那种十分危急的状况①,不宜形容为了歼灭敌人而必须迅速采取军事行动的那种刻不容缓的紧急状况。因此,误用例中的“干钧一发”改为“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必须争取)比较合适。 ①参看本书第82项。 155 ==========第158页========== 奋不顾身忘乎所以 〔误用例)火燃着了他们的头发、衣服,烧灼着他们的肌肤,但他们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仍然忘乎所以地向烈火扑去。 〔辨折〕“忘乎所以”是个贬义成语,指胜利了或取得了成绩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忘记了一切。例如:“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忘乎所以,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总结经验,继续前进。”“忘乎所以”不能用来赞扬在抢国家财产中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因此,误用例中“忘乎所以地向烈火扑去”,应改为“奋不顾身地向烈火扑去”。“奋不顾身”是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孤苦伶仃鳏寡孤独 〔误用例〕五保户王大娘已七十多岁了。解放前,她是一位靠乞讨为生的鳏寡孤独的老人。 〔辨析〕“鳏寡孤独”不能用来专指某一个孤独的老人。上面例句中的“鳏寡孤独”应改为“孤苦伶仃”(困苦孤单,无人照顾)。“鳏”(音官)·是指没有妻子的男人“寡”是指死了丈夫的女人多孤”是指失去了父母的孩子,“独”是指没有儿女的老人。“鳏寡孤独”只适用于泛 156 ==========第159页========== 指旧社会那些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例如:“各省应当在自己的关于合作化问题的决或者指示里面指出,一切合作社有费任郭助鳏寡孤独缺乏劳动力的社员(应当吸收他们入社)和虽然有劳动力但是生活上十分图难的社员,解决他们的困难。”(毛主麻给《湘潭县清风乡党支部帮助贫苦社员解决困难》一文加的按语,见《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中册八七O项) H 汗流浃背挥汗成雨 〔误用例门休息时不见小琴,我到麦地里一看,原来她还在那里割麦子。只见她挥汗成雨,身上的衬衣全湿透了。〔辨折)“挥汗成雨”不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出的汗很多。它是以描述许多人用手抹汗,洒下的汗珠象下雨一样来形容人数众多。语见《战国策·齐策一》:“临淄(资z)之途,车毂(古g)击,人肩摩,连衽(任ren)成帷,举袂(妹mei)成幕,挥汗成雨。”意思是说,临淄这个地方的路上,人来车往,十分热闹(拥挤),车与车的轱辘相碰,人与人的肩膀摩擦。如果把路上行人的衣襟连缀(坠zhu)起来,可以做成大帐幕,人门的袖子都举起来就成了大帷幕,人们的汗水洒在地上就象下雨一样。这几个比喻,都说明人很多。形容一个人出的汗很多,把衬衣湿透了,用“挥汗成雨”不恰当,用“汗流浃背”较合适。因此,误用例中的 157 ==========第160页========== “挥汗成雨”,应改为“汗流浃背”。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用例)天已大舁了,机井还没修理好。一个社员说,“天例了,也许马上就要下雨,不用修了。”队长说:“可不能面饼充饥。雨下不了,就误了大事。” 〔辨析)据世说新语·假谲(决é)篇》记载:曹操的军队在一次行军途中,上兵们都很渴,但找不到水。这时,曹操下令说:“前头有一大片梅树林,结了许多果,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一昕说梅子,嘴里就分泌出许多唾液,这样一来也就不感到口渴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成“望梅止渴”,比喻愿塑无法实现,便用不现实的联想聊以自慰。 *画饼充饥”语见《三国志·魏志·卢毓(育yù)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旦dàn)也。”这话是魏明帝曹睿(锐ru)耽心卢毓会推举一些徒有虚名的人到朝廷做官而说的,意思是:推举人不要只凭他有名声,名声不过是在地上画的饼,并不能吃。后来,人们便把这几句话概括为“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与“画饼充饥”,虽然都比喻主观愿望无法实现,但由于它们用于打比喻的事物(是树上结的梅子,一是地上画的饼子)不一样,因而所表示的意思和被比喻的事物也不完全相同。名望海止渴”是比喻用不实际的联想来安慰自己。由于所联想的事物是盆观存在的东西,因而这种联想并非完全属于空想,只是由于不切实际〔仪止于想158 ==========第161页========== 望)而不能实现罢了。它适用于比喻那种主观愿望虽好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设想或主张。“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饿)则完全属于空想,.因为画的饼子根本不能吃。它适用于比喻那种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或妄想。 例句中“画饼充机”不恰当,可改用“望梅止渴”。 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误用例〕本文三、四段之间原先衔接得挺颜当,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辩桥)“狗尾续貂”是由晋代的民间谚语“貂不足,狗尾续”概括而成的。(续:连接,补充。貂:音雕,一种毛皮珍贵的鼠类动物,嘴尖,尾巴长。封建帝王的侍从官员爱用貂尾做帽子上的装饰,以显示威风。)上面这条谚语是讽刺西晋统治集团滥封官爵,以至貂尾不够用,拿狗尾来代替。后来,人们便用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的后面(多指文学作品),使前后很不相称。例如:“高鹗所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向,并没有按曹雪芹前八十回的思想发展要求来写,有些地方读起来令人很不舒服,特别是末尾竞然给贾府来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难怪有些评论者认为这是狗尾续貂。” “画蛇添足”来源于《战国策·齐策二》所记载的一个故事: 楚国有个庙宇的主人,送给几个守庙宇的人一壶酒。这几个人商量后说:“如果我们几个人都喝这壶酒,就不够喝影 159 ==========第162页========== 让一个人喝,又一下子喝不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地上画 一条蛇,谁先画成了,谁就占有这壶酒。”于是,他们便一同在地上画起蛇来。其中有一个人很快把蛇画好了,伸手拿过酒壶来就想喝酒。他看见别人还没有把蛇画成,就左手端着酒壶,右手又在地上画起来,并且洋洋得意地说:“我还能给蛇添上几只脚哩!”这时,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成了,立刻从他手里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完便高兴地独自喝酒。那位画完了蛇又给蛇添脚的入,只好在-一旁流口水。 后来,人们便把上述故事概括成“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多余的事(常用来指修改文章时增添一些不必要的词句),反而不恰当。 “狗尾续貂”与“画蛇添足”虽然都含有对所增添的东西不满意的意思,但它们形容所增添的东西有前、后之分,使用的范围也有宽、窄之别。 “狗尾续貂”所形容的增添的不好东西,只能是增添在好的东西的后面,不能是增添在好的东西的中间;“画蛇添足”所形容增添的不拾当东西,既可以是增添在原来事物的后面,也可以是增添在原来事物的中间。此外,“画蛇添足”应用的范围较广,除了用来比喻修改文章时增添一些多余的词句外,还可以用来比喻在别人说话中间插一些无用的话,或者比喻做多余的事;“狗尾续貂”则通常只用于比喻给某 一部文学作品(或某一篇文章)后面续上一个不好的结尾。“画蛇添足”所添的完全是多余的;“狗尾续貂”只是说所续的内容不好,并不否定有续的必要。 根据以上对“画蛇添足”与“狗尾续貂”的辨析,对照160 ==========第163页========== 误用例中所说的不必要的“过渡句”添在文章中间的情沉来看,说它是“狗尾续貂”显然不恰当,改为“画蛇添足”比较合适。 诲人不倦孜孜不倦 〔误用例〕陈老师总是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指导我]学习,及时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我们深受感动。〔辨析〕“孜孜不倦”与“海人不倦”虽然都含有不知疲倦的意思,但“孜孜不倦”适用于形容自学时不知疲倦。例如:“他孜孜不倦地攻读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孜孜:音资资,勤勉的样子。)“孜孜不倦”不能用于形容不知疲倦地帮助别人。误用例中用“孜孜不倦”形容陈老师“指导我们学习”不妥,改用“诲人不倦”(诲:教导)较合适。 “诲人不倦”语见《论语·述而篇》,是孔丘对其教学态度自我吹嘘的话。孔丘所“诲”的“人”,都是奴隶主贵族的子弟,所“诲”的内容,全是奴隶主贵族如何奴役、压迫奴隶的经验以及维护奴隶制的一套反革命伎俩。他所谓的“不倦”,正表明他竭诚于奴隶制的教育事业,热心于为奴隶主阶级培养接班人。 我们今天所说的“诲人不倦”与孔丘所说的“诲人不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指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耐心地、不知疲倦(或从不厌倦)地教育、帮助别人。 161 ==========第164页========== J 坚持不渝死心塌地 〔误用例)这次错误给我的教训太大了。从今以后,我决心听党的话,死心塌地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辨析)“死心塌地”是个贬义成语,指打定了坏主意,至死不改变。例如:“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胡传魁已是死心塌地的投靠日本人。”(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六场)“死心塌地”不能用于形容革命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只能用于形容阶级敌人坚持反动文场,永远与人民为敌到底。因此,误用例中用“死心塌地”来表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是非常错误的,`应该改为“坚持不渝”(坚持到底,始终不变)。 惊心动魄惊天动地 〔误用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是极其尖锐复杂的,有时是惊天动地的。 〔辨析)“惊天动地”与“惊心动魄”虽然都含有使人惊动或震惊的意思,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形容的对象也不一样。“惊天动地”形容某一事件的声势或意义很大,使天地间的人都为之震德撼。例如:“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宜告成立,在世界上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 162 ==========第165页========== 事。”“惊心动魄”则形容某一场斗争(或战斗)十分紧张、激烈,因而使人感到震惊。因此,误用例中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紧张、激烈斗争不妥,用“惊心动魄”比较贴切。 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误用例)这种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在我们的国家里是司空见惯的。 〔辦析〕“司空见惯”见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相传刘禹锡有一次应邀到司空(官名)李绅家里赴宴,李绅叫歌妓在宴会上裘演歌舞,并轮番给刘禹锡敬酒。刘禹锡在酒席上立即赋诗一首,诗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之句。后来,人们用“司空见惯”裘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屡:音吕)原作“数见不鲜”,见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数见不鲜,无久公为也。”(数见:音朔现,经常见到。鲜:音先,刚刚宰杀的家禽、家畜。慰:音混,厌弃。公:陆贾自称。)意思是说:“尽管你们(指陆贾的五个儿子)经常见到我,但绝不可因此而不做鲜美的饮食招待我,任何时候都不许厌弃我这个老头子。”后来,人们把“不鲜”当不新奇讲,因而“数见不鲜”或“屡见不鲜”的含意也就变成常常见到,并不新奇了。 “司空见惯”与“屡见不鲜”虽然含意基本相同,但两 163 ==========第166页========== 者的感情色彩不一样。“司空见惯”含有贬意,多用来指常常见到的坏人坏事。例如:“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官吏们徇私舞弊、贪污受贿乃是商空见惯之事。”“屡见不鲜”不含褒、贬的感情色彩,既可以用于指坏人坏事,也可以用于指好人好事。赞扬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到处可见,用“可空见惯”不妥,用“屡见不鲜”较合适。 M 面红耳赤红光满面 〔误用例〕当奶奶提起小玲下农村锻炼以前曾把麦子当成非菜时,小玲立刻羞得红光满面。 〔辨折〕“红光满面”是形容身体键康、精神焕发(脸色红润有光泽)。例如:“贫协委员秦大伯虽然五十多岁了,但仍然精神奕奕(亦亦yiy),红光满面,干起活来,顶得上一个棒小伙子。” “红光满面”不能用来形容人害羞时脸红。误用例中说“小玲立刻羞得红光满面”,应改为“小玲立刻羞得面红耳赤”。“面红耳赤”形容人害羞时的样子,即羞得脸和耳朵都红了。 明目张胆大张旗鼓 〔误用例〕这个反革命集团竟然大张旗鼓地攻击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真是猖狂之极! 164 ==========第167页========== 〔辨析)“大张旗鼓”是形容声势、规模很大,通常用来描述革命的群众运动。例如:“窟裕中农之所以敢于宜传鸡毛不能上天一类的从古以来的真理,就是因为合作社还没有增产,穷社还没有变成富社,个别的孤立的合作社还没有变成成千成万的合作社。就是因为党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宜传合作化的好处。还没有明确地指出‘鸡毛不能上天’这个古代的真理,在社会主义时代,它已经不是真理了。”(毛主席给《谁说鸡毛不能上天一文加的按语,见《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七七八页) “大张旗鼓”不能用于形容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因此误用例中的“大张旗鼓”应改为“明目张胆”(公开地、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呕心沥血 披肝沥胆 〔误用例〕这部长篇小说是作者披肝沥胆地花了十年功夫才写成的。 〔辨析门上面句子中的“披肝沥胆”应改为“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与“呕心沥血”虽然都是用人体的某些重要器官打比喻,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披肝沥胆”比喻非常忠诚,或者比喻能真心诚意待人,倾吐心里话。(披:披露。“披肝沥胆”即愿意把肝、胆都露出来给别人看。)“呕心沥血”则比喻费尽了心血。① ①参看本书第78页 165 ==========第168页========== 千方百计挖空心思 〔误用例〕为了增产节约,刘师傅挖空心思地想办法、找窍门。 〔辨析〕“挖空心思”与“千方百计”虽然都是想尽一切办法的意思,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一样。“挖空心思”是个贬义成语,只能用于反面。例如:“在《红灯记》的‘赴宴斗鸠山”这场戏里,阴险、狡诈的鹅山急于要从李玉和手里得到密电码,便挖空心思、软硬兼施,结果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千方百计”使用的范围较广,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 赞扬刘师傅为了增产节约而想尽一切办法,不宜用“挖空心思”来形容,用“干方百计”此较合适。 R 知饥似渴贪得无厌 〔误用例〕小赵同志看书学习的劲头很足,每天下了班一回到宿舍,便贪得无厌地学习起来。 〔辨析〕“贪得无厌”(厌:满足)是个贬义成语,指贪心永远不满足。例如,《红楼梦》第一○七回:“凤姐本 166 ==========第169页========== 是贪得无厌的人,如今被抄净尽,自然愁苦…。”“贪得无厌”不能用来形容学习的劲头很足。误用例中说小赵同志“贪得无厌地学习”不妥,名贪得无厌”改为“如饥似渴”较合运。“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非常急需,就好象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 事半功倍察倍功半 〔误用例〕明确了学习目的和端正了学习态度以后,还要注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辨析)“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含意完全相反。“事半功倍”是指花气力小收效大;“事倍功半”则是指费气力大收效小。上面例句中既然说的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那么所收到的效果就应该是“事半功倍”,而不应该是“事倍功半”。因比,例句中的“事倍功半”应改为“事半功倍”。 T 天翻地覆 翻天覆地 〔误用例〕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右派对于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 167 ==========第170页========== 怕得要死、恨得要命,恶毒地亚蔑农民运动“槽得很”,胡说农会的举动太“过分”了,把农村搅得翻天覆地,不成体统。 〔辨桥〕不同阶级立场的人,对同一事物必然具有不同的看法。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来看农民运动,就会热情赞扬它好得很,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看农民运动,必然诬之为“糟得很”。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认为,农民运动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豪劣绅和国民党右派则认为农民运动把衣村搅得天翻地覆,乱槽糟地“不成体统”。 “天翻地覆”与“翻天覆地”虽然用的字是一样的,但由于彼此的结构(四个字排列的次序)不同,因而含意与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翻天覆地”是个褒义成语,形容变化很大而且很彻底。例如:“解放后,我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翻地覆”过去是贬义成语,只用于消极方面,现在也可以用于积极方面,表示变化很大的意思。例如:6虎踞龙象今胜昔,天翻地程概而罅。”(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用在贬的方面时,表示乱糟糟的意思例如:“真真的气死人了!赖我说的我不恼,我只气一个宝玉闹的这么天翻地复(覆)的!”(《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天翻地覆”也写作“地覆天翻”,表示稀巴烂(彻底完蛋)的意思。例如:“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总之,“天翻地覆”或“地覆天翻”可以用于正面也可以于反面,“翻天覆地”则只能用于正面,表示褒义。因此,误用例中用“翻天複地”来表示“乱糟槽”是不恰当 168 ==========第171页========== 的,改用“天翻地覆”或“地覆天翻”较合适。 痛心疾首 头痛恶心 〔误用例〕我今天患感冒身体不舒服,痛心疾首,浑身无力,不能来校上课,因此请假一天。 〔辨析〕“痛心疾首”中的“疾首”不是指因病而引起的头痛,而是指因心中忧愤所产生的头痛。“痛心”是悲愤、伤心的意思。“痛心疾首”即痛恨到了极点。例如:“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儒家祖师爷孔丘,坚决反对任何社会改革措施,要求一切都按奴隶主贵族的旧制度办事。对于当时新兴封建势力推翻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斗争,更是痛心疾首。” 明白了“痛心疾首”的含意(痛恨到了极点)后,就不难看出,误用例中用“痛心疾首”来形容因感冒引起的身体不舒服,显然是不拾当的。形容感冒引起的身体不舒服,不一定用成语,可以用“头痛恶(ě)心”或“头痛脑热”等语词。 微乎其微九牛一毛 〔误用例)原先我们以为这个老矿井的煤藏量已经是九牛毛了。后来进一步勘探、寻找,才发现储藏量还很丰富。〔辨析〕“九牛一毛”与“微乎其微”虽然都是表示数量极少的意思,但“九牛一毛”(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是比喻 169 ==========第172页========== 极多数量中的极少数量。使用“九牛一毛”这个成语时,必须有“极多”与“极少”两方面的对比。例如:“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比起亿万工农兵群众的贡献来,只不过是九牛 一毛而已。” 误用例中,并没有“极多”与“极少”的对比,只是表示原先以为煤藏量很少。因此,不宜用“九牛一毛”,用“微乎其微”(数量极少)较合适。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损用例〕贫下中农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辨析〕“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意完全相反,感情色彩也截然不同。“无微不至”是个褒义成语,指关怀、照顾得很周到,很细致,表达的是感激的心情。“无所不至”是个贬义成语,指什么坏事都 干得出来,即做尽了环事,表达的是憎恶(Wù)的感情。例 如:“国民党反人民集闭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面把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称之为‘宗族'。他们对子各少数民族,完全继承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政策,压迫剥削,无所不至。》(《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九八四一九八五顶) 费扬贫下中农关怀和照顾得很周到、很细致,应该用“无微不至”,不能用“无所不至”。 无以复加无与伦比 〔误用例〕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吹捧孔丘。他们对孔丘层层170 ==========第173页========== 加封,愈捧愈高,把孔丘这个满腹秕糠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简直捧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辨析〕“无与伦比”与“无以复加”虽然都含有到了顶点(或极限)的意思,但它]的感情色彩不一样,所形容的对象也有本质的区别。无与伦比”(没有能同它相比的)是个褒义成语。“无以复加”(再也不能增加了)是个贬义成语,不能形容好的事物,只能形容坏的事物(或手段)。例如:“反改革若对于改革者的毒害,向来就并未放松过,手段的厉害也已经无以复加了。”(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孔丘本是个满腹秕糠的反动家伙,反动统治阶级却把他捧到了吓人的高度。对于这种吹捧,决不能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应该用“无以复加”进行揭露、指斥。因此,误用例中说“简直捧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是不恰当的,应该说“简直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无庸讳言无可讳言 〔误用例〕至于那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无可讳言,脑子里还残存着许多旧的思想意识,必须加强世界规的改造。 〔辨析〕“无可讳言”与“无庸讳言”虽然在《说话不顾忌”这点上是一样的,但因“无可”与《无庸”有区别,两个成语的含义也就不完全相同,使用起来也稍有区别。 “无庸讳言”也作“毋庸讳言”,是表示不用忘讳地说。(无庸:不用。讳言:有所颐总,不敢说或不愿说。)“无 171 ==========第174页========== 可讳言”是表示没有什么不可直说的。它们在使用方面的区别是:“无庸讳言”使用的范围较宽,既可以对别人而言,也可以对自已而言,“无可讳言”使用的范围较窄,多用于自己表示对某一问题没有什么顾忌,完全可以把话直说出来。例如:“西安事变的发动,确系受下列数种势力的影响:(一)张杨部队及西北革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二)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湖的高涨影(三)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影(四)各省实力派的抗日救国的要求,(五)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钱的主张,(六)世界和平阵线的发展。这些都是无可讳言的事实。”(《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二 二七页) 误用例中所说的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的话,是从评论者的角度说的,即并非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自己说的。所以,用“无可讳言”不妥,改用“无庸讳言”较合适。 五花八门五光十色 〔误用例)科教影片内容的丰富性与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应当是一致的。离开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片面强调五光十色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题材是多样了,实际上只能使科教影片的路子越走越窄。 〔辨析)“五光十色”与“五花八门”虽然都含有花样繁多的意思,但两者所指的具体内容不同,感情色彩也不一样。 “五花八门”是多而杂的意思,可以泛指多种多样的内容,也可以具体地指多种多样的手法、技能(通常含有贬 172 ==========第175页========== 义)多“五光十色”则是指许许多多色泽鲜艳、花色品种都不一样的东西(通常含有褒义)。例如:·“百货公司的货架上,摆满了五光十色的花布。深受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 科教影片离开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而片面强调题材的多样化,是一种错误倾向。很明显,这里含有贬义,而且所说的多种多样并非指花色品种,因此例句中用“五光十色”不妥,改用“五花八门”较合适。 X 相形见绌相顾失色 〔误用例)我在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方面,虽然做出了一点点成绩,但和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同志比较起来就相顾失色了·〔辨析)“相顾失色”是指骤然受惊而相互某呆地瞅着,吓得脸色都变了。(顾:回头看。失色:脸变色。)例如:“正在饮酒作乐的敌伪军官们,当听到他们的王牌师”被歼灭的消息时,都相顾失色,一个个吓得就象木鸡一样。”误用例中的“相顾失色”显然用得不拾当,应改用“相形见绌”。“相形见绌”指同类事物相互比较,一方显得不足,有差距。 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误用例)互通有无,互相支援,这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必须首先把咱们的仓库好好清查一下,作到心中有数。能 173 ==========第176页========== 支援兄弟厂多少材料就答应多少,不能不负责任地信口雕黄。〔辨析〕“信口雌黄”是指没有事实根据就随便批评、指费别人。(雌黄:鸡冠石,黄赤色,可以做颜料。古时候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雠黄涂抹后重写。以后用来比喻篡改、歪曲事实真相。) 误用例强调说话要实事求是,能支援多少材料就答应多少,不要不负责任地随便乱说。因此,用“信口雌黄”不拾当,应改用“信口开河”。“信口开河”就是不负责任地随便乱说的意思。 休戚相关十分关心 〔误用例〕赤脚医生小汪是贫下中农的好后代,路线斗争觉悟高,阶级立场稳,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对贫下中农的疾苦休戚相关。 〔辨析〕上例中用“休戚相关”来形容小汪对贫下中农的关心不妥。“休戚相关”可改为“十分关心”(“十分关心”不是成语)。 “休戚相关”中的《休”是指喜悦,“戚”是指悲哀,“相关”是指互相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是形容彼此的安危祸福互相密切关联,即苦乐与共、利害一致的意思。例如:“我们的抗日战争靨奚国际人民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人民的投助,他们饱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我们和他们是休戚相关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四七顶) 休减相关”不宜用来形容…方对另一方很关心。 174 ==========第177页========== Y 夜以继日 日以继夜 〔误用例)“铁姑娘队”为了提前完成打井任务,不怕苦不怕累,日以继夜地战斗在工地上。 〔辨析)上面例句中的“日以继夜”应改为“夜以继日”。 “日以继夜”与“夜以继日”虽然都是赞扬昼夜连续苦战的革命精神,但是它们适用的对象有所不同。对于以白天工作、学习为主的人们来说,如果晚上仍不休息,继续白天的工作、学习,就可以用夜以继日”多对于于夜班活或值夜班的人们来说,如果白天该休息时不休息,继续工作或学习,就可以用“日以继夜”。 常见的错误是把该用“夜以继日”的地方却用了“日以继夜”(如上面的误用例)。结果,容易使人误以为所赞扬的对象是干夜班活的或值夜班的。 尘不染一成不变 〔误用例)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身居闹市, 一成不变,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辨析)“一成不变”不是指保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变,而是指静止地看待事物,认为事物一经形成就再也不会改变。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例如:“小刘同志过去虽然犯 175 ==========第178页========== 过错误,但后来改正了错误,并且在工作中表现很好。因此,我们对他的着法就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他,帮助和鼓励他继续前进。” 赞扬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不能用贬义成语“一成不变”,应该用褒义成语“一尘不染”。“一尘不染”指丝毫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影响,有时也用来形容十分清洁。 一干二净销声匿迹 〔误用例〕不能认为经过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在作者队伍中的个人名利思想就没有了。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根本转变以前,个人名利思想是不会销声匿迹的。 辨析)“销声匿迹”是指人(多指坏人)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有时也用来指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长期潜伏起来,使人不易发现。总之,它并非表示事物被彻底消灭了或消除了。因此,上面例句中用“销声匿迹”来形容个人名利思想的彻底消除是不恰当的,改用“一干二净”较合适。因为一个人的世界观根本转变以后,他原有的个人名利思想就不可能仍然在脑子里隐藏(“匿”)着,而应该是“一干二净”(一点儿也没有了)。 一马当先首当其冲 〔误用例)王师傅在这次夺高产的战斗中,首当其冲地向全 一工人提出了挑战。真是老英雄不减当年勇啊! 176 ==========第179页========== 〔辨析〕“首当其冲”(“冲”在这里是当名词用,指通行的大道。)指处在冲要的地位,必将最先成为受攻击的目标。例如:《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的游击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三八九页) “首当其冲”不能用来表示起带头作用。误用例中的“首当其冲”应改为“一马当先”。“一马当先”是以比喻方式表示起领先、带头作用。 气呵成一挥面就 〔误用例〕这篇文章气势雄浑,结构谨严,语言流畅,给人以一挥而就之感。 〔辨析〕“一挥而就”是形容写诗、作文或者写字、绘画的速度非常快,拿起笔来一会儿就写(画)成了。(挥:动笔。就:成了。)使用这个成语有一个条件,即必须从始至终目睹了作者写作(或绘画)的全过程,不能只凭事后的主观想象或推测。否则,便不合情理,因为“一挥而就”的情况单从作品本身看不出来。 从误用例所说的“给人以…之感”来看,对该文的称赞显然是属于读后之感,并非目睹了该文写作全过程后所下的评语。因此,用一挥而就”不恰当,改用一气阿成”较合适。“一气呵成”是一口气写成的意思,多用于形容文章紧凑连贯。也可以用来比喻做一件事自始至终,中间没有停顿过。文章写得紧凑连贯的情况(即“一气呵成”)是可以从文章本身看出来的。 177 ==========第180页========== 一钱不值一文不名 〔误用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果有人学到了一点知识或掌握了一点技术就翘尾巴,不好好地为人民服务,那么,他那一点知识或技术就变得一文不名了。 〔辨析)上面例句中的“一文不名”应改为“一钱不值”。 “一钱不值”是毫无用处的意思。“一文不名”(又作“不名一文”或“不名一钱”)则表示一个钱也没有了。(名:在这里当“占有”讲。不名:不占有,没有。)例如:“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物价不断飞涨,货币经常贬值,许多只靠微薄新水维持生活的中、小学教师,一年辛苦到头,口袋里常常是一文不名,有时甚至饿着肚子去上课。”“一文不名”不能当毫无用处讲。 一无可取一无是处 〔换用例)小姜的建议虽然不大全面,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辨祈)“一无是处”是指没有一点儿对的地方,通常用来指对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所作所为的评价。例如:《要全面地看待一个同志,不要因为他有缺点,就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误用例所说的并不是指对小姜这个人应给予正确评价,而是要求对小姜的建议作恰当的估量。因此,用“一无是处”不恰当,应改用“一无可取”。“一无可取”是指连一 178 ==========第181页========== 点参考价值也没有或一点用处也没有。通常用来对某一建议、计刘或对某项措施的作用作否定(无可取)的估量。 有案可稽有口皆碑 〔误用例)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阶级敌人想抵赖是抵赖不掉的。 〔辨析)“有口皆碑”是个褒义成语,指所有的人都用嘴(叙说)来当作记载功绩的石碑,比喻到处受到人们的称赞和颂扬。它只能用来赞扬好人好事,不能用来指坏人干的环事大家都知道或有证据可查。因此,误用例中的“有口皆碑”应改为“有家可稽”。“有案可稽”是有证据可查。(案:档案、文件。稽:音基,查考。)常用于揭露和痛斥阶级敌人进行狡辩与抵赖等无耻行径。 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误用例)昨天,我写黑板报只写了一半就跑去看篮球比赛了,因此没有完成任务,受到了团支书的批评。今后,我要切实改正这种做事虎头蛇尾的毛病,无论干啥事都要坚持到底。 〔辨折)“虎头蛇尾”(象虎的头部那样大,蛇的尾部那样细)比喻办拿情一开始声势或劲头很大,后来却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它只是表示没有保持原先的声势或劲头,并非指所办的事已完全停止。因此,误用例中用“虎头蛇尾”不恰当。因为“我”写黑板报只写了一半就停下来 79 ==========第182页========== 了,结果没有完成任务,并非开始写的时候劲头很大,后来劲头越来越小。这种情况,用“有始无终”或“半途而废”比较确切。“有始无终”是指办事情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即没有把事情办完就停顿下来了。“半途而废”也是指事情做了一半就停顿了,没有把事情办完。 Z 再接再厉 变本加厉 〔误用例〕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将来。今后,我们一定戒骄戒躁,变本加厉,争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耕析)“变本加厉”是个贬义成语,指变得比原来更加厉害或更加严重了。“变本加厉”的“厉”与“再接再厉”的“厉”虽是一个字,但由于它与不同的词语搭配,因而含义也就不同。前者当“厉害”讲;后者当“加一把劲”讲。“再接再厉”是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从上面例句所表达的意思看,用“变本加厉”显然是不恰当的,应改用“再接再厉”。 自食其力 自食其果 〔误用例〕我们不仅要消灭剥制阶级,还要把剥者改造成为自食其果的劳动者。180 ==========第183页========== 〔辨析〕上面句子中的“自食其果”应改为“自食其力”。 “自食其果”与“自食其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含意大不一样。“自食其力”是指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自食其果”是指干了坏事,结果受到危害或惩罚,即自作自受的意思。例如:“现在,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的政策,业已自食其果,众叛亲离,已至不能维持的境地。”(《毛泽东选巢合订本第一二七九页) 181 ==========第184页========== ==========第185页========== 容易读错的成语 ==========第186页========== 自调 ==========第187页========== A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在这里是“不轻易”·(看得很重)的意思,读zhòng(众)多不当“重复”讲,不读作chong(虫)。 〔微然屹立〕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屹:高高地。“屹”读yi(义),不读作q1(气)或q1(乞)。此外,“巍然屹立”的“屹”也读y1(义),不读作g1(乞)或q1(气)。 B 〔白头偕老〕旧时指夫妻和睦地在一起生活到老。偕。一起,一块。“偕”读xé(协).,不读作ji.(皆)。〔百战不殆〕经历多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会失败。殆:危险。“殆”读dai(代),不读作tai(台)或yi(移)。〔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虎:空手打老虎。冯河:徒步涉水过河。'“冯”读pig(凭),不渎作feng(逢)。· 〔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为所欲为。.“戾”读1(利),不读作lèi(泪)。“濉”读sui(虽),不读作jǔ(雎)0〔、殄天物)不爱惜财物,任意槽蹋。殄:灭绝。“殄”读tin(舔).,不读作zh色n(珍)。 〔杯盘狼藉〕形容食物吃完以后,桌上的杯盘横七竖八的样子。“藉”读ji(急),不读作j论·(借)。 〔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公正成中立。这是儒家 185 ==========第188页========== 所宣扬的反动的中庸之道”。“倚”读yi(椅),不读作q1(奇)。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表示轻视、蔑视的意思。“屑”读xie(谢),不读作xiao(消)。 〔不省人事〕昏迷过去,失去知觉。省:知觉。“省”读x1ng(醒)乡不读作shěng(生上声)。此外,“发人深省”.和“反躬自省”的“省”,都读xing(醒),不读作shěng(生上声)。 〔谄上欺下〕讨好上级,欺压下级。谄:讨好,拍马屁。“谄”读chǎn(产),不读作xian(陷)。 〔长吁短叹们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唉声叹气。吁:叹息,读xǖ(虚)多此处不当“呼吁”讲,不读作y(育)。 〔称心如意〕很合心意。称:适合。“称”读chèn(趁),不读作cheng.(撑)或chèng(秤)。 〔惩前毖后〕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不致重犯。惩:惩罚,惩戒。毖:谨慎。“惩”读chéng(承),不读作zheng(征)。“毖”读bi(闭),不读作bi(比)o 〔魑魅魍魎〕各种各样的坏人。魑魅:和魍魉一样,都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妖怪。.“魑”读chi(吃),不读作l1(离)。“魅”读皿èi(妹),不读作wei(未)。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形容敢怒而不敢言。重足:一只脚踩着另一只脚,不敢迈步。侧目而视;斜着眼睛,不敢正视。 186 ==========第189页========== “重”在这里当“重叠”讲,读chong(虫),不读作zhòng(众)。 〔出言不逊〕说话顶谨人,没有礼貌。逊:谦虚、客气。《逊”读xùn(训),不读作san(孙)。 〔处心积患〕费尽心机,蓄谋已久,即老早就打定了坏主意。处:存。“处”读chǔ(楚),不读作chi(触)。凡是做动词(或动词性词素)用的“处”,都读chǔ(楚),如“处之泰然”、“养尊处优”、6设身处地”等的“处”;凡是做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素)用的“处”,都读chù(触),如“一无是处”、“拾到好处”等的“处”。 〔怵目惊心〕使人一看就害怕,引起内心惊恐。形容事情严重,令人震惊。怵:恐惧。“怵”读chǜ(触),不读作shù(术)o 〔绰绰有余〕表示能力、时间或财力物力很宽裕,还有多余。绰绰:宽裕的样子。“绰”读chuò(戳去声),不读作zhuo(卓)。 〔从容不迫)态度镇定,不慌不忙。“从”读cong(聪),不读作cóng(丛)。 〔厝火积薪〕原意是指把火放在柴草堆下面,而在柴堆上面睡觉,火还没有着起来,就以为平安无事。后来,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厝:放置。“厝”读Cuo(措),不读作xi(昔)或la(腊)。 〔大腹便便〕肚子肥大。常用来形容脑满肠肥的地主、资本 187 ==========第190页========== 家一类吸血鬼。便便:肥胖的样子。“便”读pan(片阳平),不读作bian(变)o 〔大义凛然〕因坚持正义事业而令人肃然起敬。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凛”读1in(林上声),不读作big(禀)。〔丢三落四]一会儿忘记带这样东西,一会儿又忘记带那样东西,形容记性不好。“落”读1à(蜡),不读luo(洛)或lao(烙)。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使人受不了。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咄咄:使人惊惧的呵斥声。“咄”读duo(多),不读作chū(出)。此外,“咄咄怪事”的“咄”也不读作chū(出),而读duǒ(多)。 E 〔期娜多姿〕形容人的柔美的姿态。啊娜:柔美的样子。“婀”读ē(屙),不读作a(啊)。“娜”读nu0(挪),不读作na(那)。 F 〔翻箱倒箧〕把箱子都翻过来,形容彻底翻检。又作“翻箱倒柜(gu)”。箧:箱子、柜子一类的器具。“箧”读qie(怯),不读作ia(加)或ia(夹)。 〔方枘圆凿〕方的榫(s立血音笋)头,圆的榫眼,两下里合不到一块。比喻不相适应或格格不入。枘:木器的榫头。凿:排眼。“枘”读rui(锐),不读作nei(内)或na(纳)。188 ==========第191页========== 〔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约束。羁:约束。“羁”读江(机),不读作iang(缰)。 〔吠形吠声〕原指一条狗见了人就叫,很多狗听到声音也跟着叫。后来此喻跟在别人后头盲目附和。吠:狗叫。“吠”读fèi(费),不读作fú(伏)。 〔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用来比喻志趣、目的不同,各走各的路。镳:马嚼子。“镳”读biao(标),不读作1ù(鹿)。 〔风驰电掣〕形容速度非常快,就象刮风闪电那样。掣,拉。“掣”读chè(彻),不读作zhi(制)。 〔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非常流行。风靡:顺风倒下,风行。“靡”读mi(米),不读作mi(迷)。〔负隅顽抗〕形容我敌凭借险要地势,拒绝投降,顽固抵抗。隅:原作“嵎”,指山弯或险要的地势。“隅”读yú(愚),不读作ǒu(偶)。此外,“向隅而泣”的“隅”也读yú(愚),不读作ǒu(偶)。 〔公诸同好)把自己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共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好”在这里当“爱好”讲,读hào(号),不读作hǎo(郝)。凡是做动词用(当“爱好”或“喜欢”讲)的“好”,都读hao(号),如“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好为人师”、“投其所好”等的“好”多凡是做形容词用(与“坏”相反)的“好”,都读hao(郝),如“好景不长”等的“好”。 189 ==========第192页========== 〔功亏一篑)原来指筑九仞(rèn音刃)的高山,只缺一筐土,结果没有筑成。后来,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就放下不做了,结果没能做完(含有惋惜的意思)。篑:土筐。“篑”读kui(愧),不读作gui(贵)。 〔供不应求〕供应不能满足需要。供:供应,供给()。“供”读gong(功),不读作gong(贡)。 〔觥筹交错形容宴会上宾主畅饮的热烈气氛。觥:酒杯。筹:筷子。“觥”读gong(公),不读作huang(幌)或guang(光)。〔蛊惑人心〕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欺骗和煽动群众。蛊惑:使人迷惑。“蛊”读gǔ(古),不读作chong(虫)。[瓜熟带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条件、时机已经成熟。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蒂”读d1(帝),不读作ti(替)。此外,“归根结蒂”的“蒂”也读d1(帝),不读作ti(替)。 H 〔好逸恶劳〕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恶:厌恶。“恶”在这里做动词用,读w立(务),不读作è(饿)。凡是做动词用(当“讨厌”、“憎恨”讲)的“恶”,都读wù(务),如“深恶痛绝”等的“恶”多凡是当形容词用(当“不好”、“凶狠”或“罪恶”讲)的“恶”,都读è(饿),如“作恶多端”等的“恶”0 〔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已的缺点或错误。讳:有顾忌而不说。忌:畏惧。“讳”读hui(绘),不读作wei(韦)。 190 ==========第193页========== 〔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淆”渎xao(晓阳平),不读作yao(肴)。 〔佶屈聲牙)形容文章词句艰涩(色s),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佶”读(吉),不读作jié(结)。“警”读ao(敖阳平),不读作yao(咬)0〔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众多的样子。“济”读注(挤),不读作ji(际)。 K 〔格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格:谨慎,恭敬。“格”读ke(客),不读作ge(各)或que(确)。 〔岿然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岿然:高大挺立的样子。“岿”读kui(亏),不读作gui.(归)。 L 〔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量:估计,衡量。“量”读liàng(辆),不读作liag(梁)此外,“量体裁衣”的“量”也读liàng(辆),不读作liang(梁)。 〔绿林好汉〕旧时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革命人民。“绿”读1ǜ(录).,不读作1(氯)。 191 ==========第194页========== M 〔蛮横无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横”读hèng(哼去声),不读作héng(恒)。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然:恐惧的样子。“悚”读song(耸),不读作shi(束)。 〔蒙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转”在这里是指圆圈形地移动方位,读chuan(賺),不读作zhuan(啭)。表示在原地变换方位时,才读zhuǎn.(啭),如“转身”,“转战南北”。 〔面面相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觑:看。“觑”读q立(去),不读作xū(虚)。 〔模棱两可〕指不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指没有一定的主张。“棱”读1éng(楞阳平),不读作ling(陵)。 〔没齿不忘〕一辈子也忘不了(旧时表示感恩的话)。“没”读mo(莫),不读作méi(梅)。 N 要 〔呶嗽不休〕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没了。呶呶:话多,唠叨,惹人生厌。“呶”读no(挠),不读作血ú(奴)〔拈轻怕重〕挑拣轻松的工作干,怕挑重担。拈:用手指拿东西。“拈”读nian(念阴平),不读作zhan(占)。〔怒不可通〕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遏:止住。“遏”读è(饿).,不读作ji(揭)。 192 ==========第195页========== 〔排难懈纷〕原指替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后用来指调停双方的争执。“难”在这里不是“艰难”的意思,而是“危难”、“患难”的意思,读去声nan,不读作naⅡ(南)。〔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障碍,克服重重困难。荆棘:多刺的植物。“棘”读j(吉),不读作1a(辣)。〔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多用于形容受酷刑拷打后,伤势严重。绽:裂开。“绽”读zhan(战),不读作ding(定)。此外,“破绽百出”的“绽”也读zan(战),不读作ding(定)。 〔婆娑起舞〕盘旋舞蹈的样子。“娑”读suō(缩),不读作sha(沙)。 〔弃甲曳兵〕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窜的样子。甲:古代作战时,人们用以护身的铠(凯kǎ)甲。曳:拖着。兵:武器。“曳”读ye(夜),不读作xe(泄)。 〔掐头去尾〕去掉头尾。指事物只剩下了中间的一部分,或者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掐:用指甲截断。“掐”读qia(恰阴平),不读作tao(滔)。 〔恰如其分〕说话、办事所掌握的分寸正合适。“分”在这里不是表示分开的意思,而是指分寸(合适的界限),读fen(奋)y不读作fen(纷)。 193 ==========第196页========== 〔千刀万刚)封建时代一种残酷的死刑。后多用来咒骂坏人不得好死。别:把人的身体割成许多小块。“剐”读gua(寡),不读作kua(垮)或wo(窝)。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迢迢:遥远。“迢”读tiAo(条),不读作zhao(召)。 〔千里之堤,渍于蚊穴〕干里长的大堤,可以因有一个小小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错或引起大祸。蚁穴,蚂蚁洞。“堤”读d1(低),不读作ti(题)。〔千丝万镂〕有千条丝万条线连着。形容彼此之间有着错综复杂或十分密切的联系。缕:线。“缕”读1ǚ(目),不读作1u(搂)。 〔牵强附会〕把没有关连的事物勉强拉扯到一起,硬说成是有关连的。“强”在这里不是指健壮、有力,而是勉强的意思,读qing(抢),不读作qang(墙)。此外,“强词夺理”的“强”也读qiǎng(抢),不读作qiang(墙)。〔银而不舍〕雕刻东西,持续不断,永不停手。比喻坚持不懈,有恒心。锲:刀刻。舍:放弃。“锲”读qe(窃),不读作q1(契)。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一点隔阂。“间”在这里是指距离、空隙,不是中间的意思,读an(建),不读作an(坚)。此外,“挑拨离间”的“间”也读a血(建),不读作jian(坚)。 〔沁人心脾〕原指吸入芳香、清爽的空气或喝了清香的饮料,使人感到心神舒适。现在常用来形容诗文美好、感人,使人耳国一新。沁:渗入。“沁”渎q1n(侵去声),不渎作x1n(心)。〔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时指知音难 194 ==========第197页========== 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通常含有讥讽意味)。和:跟着唱。“和”在这里作动词用,不作连词用,读hè(贺),不读作hé(河)。此外“一唱一和”与“随声附和”的“和”也读e(贺),不读作hé(河)。 R 〔冗词整句〕指诗文中无用的话。冗、赘:都是多余无用的。冗”读rǒng(容上声),不读作chén(沉)多“赘”读zhu1(坠),不读作o(敖)。 〔如法炮制〕指依照一定的方法炮制中草药。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以往也有写为“如法泡制”的①,现在都写作“如法炮制”。炮制:将中药原材料制成药物。“炮”读pao(袍),不读作pao(疱)。 〔杀人不眨眼〕形容极其凶狠残暴,嗜杀成性。《眨”读zh(炸上声),不读作bǎn(贬)。 〔少不更事〕指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6少”指年轻,不是“缺少”的意思,这里应读shao(哨),不读作shǎo(少上声)。“更”指经历,读gēng(庚),不读作gèng ①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鲁迅全集第三卷第四O一页) 195 ==========第198页========== (更去声)。 〔审时度势〕考虑时机,.估量形势。“度”在这里是动词,估量的意思,读duo(夺);不当名词用,不读作da(杜)0〔诗意盎然〕有浓厚的诗意。盎然:盛大,饱满。“盎”渎ang(昂去声),不读作yang(央)。 〔恃才傲物〕依仗自己的才能,瞧不起别人。恃:仗着。物:指我”以外的人。“恃”读shi(事),不读作chi(持)。此外,'“有待无恐”的“恃”也读shi(事),不读作chi(持)。 〔受宠若惊〕出乎意料地得到别人的赏识而感到又高兴、又不安。笼:宠爱,赏识。“宠”读chǒng(虫上声),不读作1ǒ血g(笼)。 〔睡眼爆松〕刚刚睡醒但尚未完全清醒时的样子。“忪”读zhong(中),不读作song(松)。 〔耸入云霄〕形容山峰或建筑物很高,插入天空。耸:高而直立。“耸”读sǒng(送上声),不读作zòng(纵)。 T 〔忐忑不安〕心神不安定。“忐”读tǎn(坦),不读作shang((上)。“忑”读te(特),不读作xia(下)0 〔停滞不前〕停止不前。滞:本义是“凝积”的意思,这里当停留讲。“滞”读zhi(至),不读作dai(带)或zhi:(止)。 〔同仇敌忾〕共同一致地对敌人表示无比的仇恨和愤怒。忾:愤怒。“忾”读kai(开去声),不读作qi(气)。196 ==========第199页========== 〔图穷匕首见)比喻最后显露出了真相或本意。匕首:短剑。“匕”读b1(比),不读作bi(必)。见:显露。“见”读xia立(现),不读作ian(见)。 〔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有时也写作“垂手可得”①。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唾”读tuò(拓),不读作chu1(垂)·。 〔万马齐暗〕比喻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暗:哑。“暗”读yin(因),不读作an(暗)。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崭新的气象。“更”在这里是做动词用,表示改换的意思,读gng(庚),不做副词用,不当“再”讲,不读作gèng(更去声)。〔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夸张的话,使人吃惊、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耸”读sǒg(送上声),不读作zòg(纵)。 〔雌唯喏喏〕形容低三下四,百依百顺的样子。唯唯:谦卑的答应。喏喏:连声答应,表示顺从。“唯”与“喏”都是表示顺从的语气词,相当于“唉(a)”“嗯(g)”之类。“唯”读wi(委),不读作wei(推)o 〔为虎作伥〕比喻充当坏人的爪牙,甘心给坏人当走狗。 ①如一九六五年二月十九日《人民日报》社论《约翰逊政府进退两难》:“越南的和平垂手可得,但是那只能是在美国侵略者撤出南越之后,而绝不可能在它撤出南越之前。” 197 ==========第200页========== “伥”指“伥鬼”,古时迷信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并且帮助老虎躲避猎人的伤害。“伥”读chang(昌),不读作2hang(胀)。为”读wèi(位),不读作w色i(维)。 〔未雨绸缪)原指下雨之前就修补好门窗。现比喻事先作好准备。绸缪:修补。“缪”读nou(谋),不读作mit(谬)。 〔文恬武嬉)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旧社会的反动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恬”读ta血(甜),不读gua(刮)。“嬉”读xi(西),不读作xi(喜)。〔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默默无闻,没有名声,不被人们知道。臭:原指一种气味,这里指气息。臭”读iⅱ(嗅),不读作chou(丑去声)。 X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弦:弦乐器上的丝线。弦”读xian(嫌),不读作xuan(玄)。 〔陷身陶圍)被关进了监狱。图圄:监狱。“图”读11ng(零),不读作ig(令)。“图”读yǔ(语),不读作w(吾)。〔相映成趣〕两相对照而显得很有趣。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映”读ying(应),不读作yang(央)。 〔降龙伏虎〕比喻战胜了强大的反动势力或克服了巨大的困难。“降”在这里是“降服”的意思,读xng(祥),不读作jia血g(酱) 〔相机行事〕看机会办事。又作“见机行事”。“相”在这198 ==========第201页========== 里当“察看”讲,读xiang(问向),不读作iang(乡)。〔邂逅相调〕无意中相週。邂逅:没有约会而碰见。“邂”读xie(谢),不读作iě(解)或xiě(写)。 〔导死觅活〕闹着要寻死、自杀。常用来形容用寻死吓唬人。觅:寻求。“寻”在这里读xin(新阳平),不读作xn(旬)。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无伴。“只”在这里做量词用(是“隻”的简化字),不做副词用,读zh1(织),不读作2h1(止)o 〔虚与委蛇〕指对人假意相待,敷衍应酬。委蛇:敷衍。“委”读wi(威),不读作wěi(伟)。“蛇”读y1(移),不读作she(舌)。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十分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生动的样子。“栩”读xǔ(许),不读作y(羽)或xin(翔)。 〔削足适覆〕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合鞋的大小。比喻无原则的迁就或不考虑客观条件的许可,宁愿遭受损害也要勉强凑合。履:鞋。履”有时也写作“屦”(拉音具,古代的一种鞋名)。“履”读1(吕),不读作ft(复)。 Y 〔扭苗助长〕比喻不考虑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现在通常写作“拔苗助长”。揠,拔。“揠”·读ya(亚),不读作yan(宴)。 〔一腻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 199 ==========第202页========== 功。蹴:踏。“就”读c立(促),不读作jiǜ(就)〔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比喻一次失败之后就振作不起来了。蹶:栽筋(跟gn)斗,跌倒。“蹶”读jue(掘),不读作que(却)。 〔一爆十寒〕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工作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曝:晒。“曝”读p心(铺),不读作bao(爆)。 〔一丘之貉〕比喻同是丑类,都是一样的坏东西,没有什么差别。貉:一种野兽。“貉”·读hé(核),不读作luo(洛)或ge(各)。 〔一语破的〕一句话就说中了要害。破的:击中箭靶。“的”在这里当名词用(指箭靶),读d1(帝)}不当助词用,不读作de(得)。此外,“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的“的”均读di(帝),不读作de(得)。 〔一掷千金〕指用钱毫不在乎,一花就是很多。掷:扔。“掷”读zhi(质),不读作zheng(郑)。 〔贻春无穷〕留下无穷的祸害。贻:遗留。“贻”读y1(移),不读作tai(胎)。 〔以已度人〕用自已的想法(多指不好的想法)去猜度别人。度:揣度,推测。“度”读duo(夺),不读作di(渡)。〔抑扬顿挫〕形容声音的高低曲折都非常和谐而有节奏。抑:降低。扬:提高。顿:停顿。挫:曲折。“抑”读y1(义),不读作yng(仰)。°“挫”读cu0(错),.不读作zuò(坐)。 〔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噎:食物暂时塞住了喉咙。“噎”读(yē夜阴平),不读作yi(壹)。200 ==========第203页========== 〔吭高歌〕放开嗓子,大声歌唱。《吭”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嗓子),读hag(航),不作动词用(不是指出声),不读作kěng(坑);也不读作kang(抗)。 〔优心忡仲〕形容心事重重,十分忧愁。仲仲:忧愁不安的样子。“仲”读chong(冲),不读作zh⊙ng(中)。 〔余两可贾〕原指还有余力可以出卖(夸耀自已有本领)0现在表示还有力气没有用完。贾:卖。“贾”在这里作动词用,读g(古),不读作jiǎ(假)。 〔鹇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不和,互相争夺,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鹬:一种长嘴的水鸟。“鹬”读yù(育),不读作jǔ(橘)。 Z 〔朝气蓬勃)比喻人精神振作,积极向上,也可形容革命事业或革命组织兴旺发达、蒸蒸日上。朝气:早晨的空气,引申为振奋、兴旺。“朝”读zha0(招),不读作chao(潮)。“朝”凡是当早晨讲时,'如“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朝不虑夕”等,都读zhao(招),不读chao(潮)。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灼:明白,透彻。“灼”读zhu6(的),不读作shuo(妁)。 〔众辈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擎:往上托。“擎”读qing.(情),不读作jing(瞥)或ing(敬)。 〔煮豆燃萁〕用豆秸(ē)煮豆子。比喻同辈或同类自相残 201 ==========第204页========== 害。萁:宜秸。《萁”读qi(其),不读作江(箕)。〔滹谆告诚〕形容教诲时十分恳切、耐心。谆淳:恳切、耐心的样子。“淳”读zhn(准阴平),不读作ch心n(淳)。〔普手成春〕一着手就把病治好了,使病人转危为安。比喻医术高明。著手,动手治疗。“著”读zhu6(着),不读作zhù(住)。 〔吱吱喳嘘〕鸟叫的声音。常用来形容人们七嘴八舌、乱纷纷地说话的声音。“吱”读21(资),不读作2hi(支)或江(基)。 〔越趄不前〕形容碰到困难,不敢前进。越趄:想往前走又不敢走,迟疑畏缩的样子。“趑”读zi(资),不读作c1(次)。“趄”读近(拘),不读作qě(且)。 〔锱铢必较〕形容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斤斤计较。锱、铢:都是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六铢(zh)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锱”读z1(兹),不读作1iú(留)。“较”读jiao(叫),不读作jiao(搅)。 〔自惭形秽〕看到自已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秽:形态丑陋,引申为感到自身的缺点很多。“惭”读Can(残),不读作ian(渐)。“秽”读hui(绘),不读作sui(岁)。〔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这里当供应讲,读j江(已),不读作gěi。 〔纵横地聘〕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常用来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驰骋:骑马奔驰。“骋”读chěng(逞),不读作ping(聘)或cheng(秤)。 202 ==========第205页========== 容易写错的成语条目索引 (括弧里面的是错的) 层出不穷(曾出不穷)24 a 长年累月(常年累月)25 爱不释手(爱不择手)15 彻头彻尾(沏头沏尾)25 安之若素(安居若素)15 陈词滥调(陈词烂调)26 按部就班(按步就班)16 膛目结舌(堂目结舌)26 b 承前启后(承前起后)27吃一堑,长一智 跋山涉水(拔山涉水)17 (吃一斩,长一智) 27 毕恭毕敬(毕躬毕敬)17 痴心安想(璃心忘想) 28 变本加厉(变本加利)18 出类拔萃(出类拔卒)28 病入膏肓(病入膏盲)19 出奇制胜(出奇致胜)30 不辨菽麦(不辨椒麦)20 初出茅庐(初出毛驴)31 不共戴天(不共载天)21 川流不息(穿流不息)32 不计其数(不记其数)21 垂诞三尺(唾涎三尺)33 不稂不莠(不粮不莠)21 粗制滥造(粗制烂造)33 不求甚解(不求深解)22 d 不屈不挠(不屈不饶)23不胜枚举(枚不胜举)23 大名鼎鼎(大名顶顶)34大势所趋(大势所去)·35 C 大肆渲染(大事渲染)35 草营人命(草管人命)24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03 ==========第206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36 好高骛远(好高鹜远)48 颠扑不破(颠簸不玻)37 和蔼可亲(和露可亲)49 东拼西凑(东拼西揍)37 和盘托出(合盘托出)49 短小精悍(短小精杆)38 哄堂大笑(轰堂大笑) 50 虎视眈眈(虎视耽耽) 51 6 怙恶不悛(估恶不俊) 51 阿谀逢迎(阿谀奉迎) 39 欢欣鼓舞(欢心鼓舞)52 f 焕然一新(换然一新)52荒谬绝伦(荒谬绝论) 53 发愤图强(发奋图强)39 黄梁美梦(黄梁美梦)53 发扬光大(发扬广大)40 桃然大悟(忧然大悮)54 防患未然(防患未燃)41 灰心丧气(恢心丧气)55 风尘仆仆(风尘扑扑)41 火中取栗(火中取兼)55 风声鹤唳(风声鹩淚)42 j g 集思广益(积思广益)56 刚愎自用(刚复自用)43 计日程功(计日成功)57 亘古未有(恒古未有)44 既往不咎(既往不究)57 孤注一掷(孤注一郑)44 坚持不渝(坚持不喻)59 故弄玄虚(故弄悬虚)45 矫揉造作(娇揉造作)59 冠冕堂皇(冠勉堂皇)45 戒骄戒躁(我骄戒燥)60 鬼鬼祟祟(鬼鬼常崇)46 兢兢业业(竞竞业业)60 h 迥然不同(迴然不同)61居心叵测(居心巨测)61 海市蜃楼(海市唇楼)·47汗流浃背(汗流夹背).48 204 ==========第207页========== k n 开门揖盗(开门鲜盗)62 恼羞成怒(脑羞成怒)76 堪与媲美(堪与比美)62 奴颜婢膝(奴颜早膝)77 苦心孤诣(苦心孤脂)63脍炙人口(脍灸人口)63 0 呕心沥血(沤心沥血)78 滥竽充数(烂鱼充数)64琅琅上口(朗朗上口)65 旁征博引(旁证博引)79 雷霆万钧(雷要万均)66 平白无故(凭白无故)80 礼尚往来(礼上往来)66 迫不及待(迫不急待)80 厉行节约(励行节约).67 破釜沉舟(破斧沉舟)81 淋漓尽致(淋漓尽至)68流离转徙(流离转徒).69 q 流连忘返(流连往返)69 气息奄奄(气息淹淹)81 络绎不绝(络驿不绝)70 千钧一发(千斤一发)82千篇一律(千遍一律)83 m 前仆后继(前扑后继)83 麻木不仁(麻木不人)71 黔驴技穷(黔驴计穷)84 名不副实(名不符实)72 轻歌曼舞(轻歌慢舞)86 明察秋毫(明查秋毫)73 情不自禁(情不自尽)86 漠不关心(莫不关心)74 罄竹难书(磬竹难书)87 墨守成规(默守成规)75 任劳任怨(忍劳忍怨)88 205 ==========第208页========== 如火如茶(如火如茶)88 委曲求全(委屈求全)102 如愿以偿(如愿以尝)89 萎靡不振(萎靡不正)103 弱不禁风(弱不经风)90 无孔不入(无空不入)104无与伦比(无与论比)104 g 五彩缤纷(五彩滨纷)105 声名狼藉(声名狼借)91 X 盛气凌人(胜气凌人)“92是可忍,孰不可忍 先发制人(先法制人)105 (是可忍,是不可忍)92 相形见绌(相形见拙)107 手舞足蹈(手舞足踏)94 销声匿迹(消声匿迹)107 首屈一指(首曲一指)94 笑容可掬(笑容可鞠)108 死心塌地(死心踏地)95 欣欣向荣(新新向荣)109 肆无忌惮(肄无忌惮) 96 信手拈来(信手占来)109 耸人听闻(怂人听闻) 96 兴风作浪(掀风作浪)110 所向披靡(所向披糜)97 雄赳赳,气昂昂(雄纠纠,气昂昂) 111 t 垣赫一时(显赫一时)111 螳臂当车(螳螂当车)97 徇私舞弊(行私舞弊)112 提纲挈领(提纲结领)98恬不知耻(刮不知耻)99 y 挺而走险(挺而走险)99 言简意赅(言简意颏)113 蜕化变质(脱化变质)100 奄奄一息(淹淹一息)114眼花缭乱(眼花瞭乱)114 W 偃旗息鼓(掩旗息鼓)115 安自菲薄(忘自菲薄)101 杳无音讯(查无音讯)116 望文生义(望文生意)102 一鼓作气(一股作气)117 206 ==========第209页========== Z 一杯黄土(一杯黄主)118 一塌糊涂(一踏糊涂)119 再接再厉(再接再励)131 遗臭万年(遗嗅万年)120 载歌载舞(戴歌戴舞)132 以身作则(一身作则)120 贵无旁贷(责无旁代)133 以逸待劳(以逸代劳)121 战战兢兢(战战竞竞)133 亦步亦趋(一步一趋)122 招摇撞骗(招谣撞骗)134 异口同声(一口同声)123 直截了当(直接了当)134 因陋就简(因简就陋)123 直言不讳(直言不违)135 阴谋诡计(阴谋鬼计)124 至理名言(至理明言)136 银样徽枪头 置之度外(置之肚外)136 (银样蜡枪头) 125 中流砥柱(中流柢柱)137 饮鸩止渴(饮鸩止渴)125 追本溯源(追本溯源)138 勇往直前(永往直前)126 惴惴不安(揣揣不安)138 有条不紊(有条不混)127 自暴自弃(自抱自弃)139 语无伦次(语无论次)127 自告奋勇(自报奋勇)140 原形毕露(原形必露)128 自力更生(自立更生)140 怨天尤人(怨天忧人)129 自怨自艾(自怒自哎)141 越俎代庖(越庖代俎)131 走投无路(走头无路)142 207 ==========第210页========== Ge ner al I n f or ma t i on]书名=正确使用成语作者=邓家琪编 页数=207 SS号=11530673 出版日期=1976年02月第1版 ==========第211页========== 前言 谈谈如何使用成语容易写错的成语容易用错的成语容易读错的成语 容易写错的成语条目索引 ==========第212页==========